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未来10~20年,是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上)
稿件来源:Blavatnik

  □ 魏际刚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中国是全球物流大国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52.8万亿元(表1为近年来的物流总额变动)。
  201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36.89亿吨,公路货运量368.69亿吨,水路货运量66.78亿吨,民航货邮运输量705.80万吨。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26962.2亿吨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66771.5亿吨公里,水路货物周转量98611.3亿吨公里,民航243.5亿吨公里。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26.72亿吨,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8亿TEU(标箱),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974万件。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公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快递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货运量居世界第二。
  在规模快速扩展的同时,物流能力有很大提升。201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25万公里;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66个;全国民航机场达到229个。
  截至2016年底,全国营业性通用(常温)仓库面积达近10亿平方米,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不断涌现。物流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为物流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物流市场开放程度高
  改革开放之初,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有联邦快递、敦豪、天地物流、联合包裹、马士基等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
  中国入世后,物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2006年起,外资企业在中国可自行设立分销网络,独立经营物流业务。凭借规模、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跨国物流企业已从原先主要以合资为主逐步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从集中于中心城市物流业务向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展开。
  例如,联邦快递在广州白云机场设立亚太转运中心,联合包裹在香港、上海、深圳设立航空转运中心,天地物流在上海、北京、香港设立微型转运枢纽,敦豪设立香港转运中心和上海北亚转运枢纽。开放的中国物流市场成为世界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国企业竞逐的焦点。
  2014年9月,中国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引进来的同时,国内物流企业国际化也迈出一定步伐,加大开拓国际物流业务和海外布局布点力度(表2为按参与者性质分物流业竞争格局)。(三)物流业发展不平衡
  受经济、生产力、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信息化水平、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物流业呈现东部发展快,中西部发展慢,城市物流相对发达,农村物流滞后且水平低的局面。
  以快递为例,2017年,东中西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0.9%、10.8%、8.3%,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0%、11.7%、7.3%。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信息更为发达的大中城市。
  从社会物流总额的绝对值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82.8%增长到2017年的92.8%,工业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消费市场紧密连接、竞争激烈、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家电、日用化工、烟草、医药、汽车、连锁零售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物流需求旺盛,特别是快递业呈现超高速发展。居于产业链上游、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与农资、钢材、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四)已形成多元化物流发展格局
  物流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从需求看,既有民生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传统企业,也有专业化企业和新兴企业。
  在近些年物流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态势下,社会资本纷纷进入物流领域。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日趋呈现多样性,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平台、联盟、O2O、众筹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区域、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
  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多种类型。物流企业不断开拓业务范围,开展代收货款、上门取件、代客报关、代客仓储、代上保险、代发广告、签单返回等时效业务和增值服务;冷链、跨境包裹、社区代收货、智能快递箱、校园快递、农村快递等新兴和专业化业务不断涌现。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交叉渗透融合进程加快。
  物流服务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竞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物联网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关注点。一些物流企业开始进军物流电商领域。(五)物流服务科技水平有较大提升
  与过去科技含量较低的状况相比,目前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一定进展,物流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升。物流行业自身技术进步较快,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
  高速铁路、高速船舶、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智能物流设备等现代物流装备进入快速发展期,物流企业普遍使用手持终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条码、无线靶枪等,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与物流业进一步加快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物流业务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供需匹配APP系统受到重视。(六)物流产业组织结构有所优化
  截至2016年底,按照国家标准,经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超过4000家。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组织的《2016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榜上50家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合计共达8299亿元,物流企业50强门槛达到28.5亿元。
  快递、电商、零担、医药、物流地产等细分物流市场品牌集中、企业集聚、市场集约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在公路零担市场,加盟型网络依托资本和技术优势,集聚了一批小微物流企业,货运市场集约化步伐加快。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已成为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绩效并不理想。成本高、效率低、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度不足,诚信、标准、人才、安全、环保等“软实力”不强,尚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国际竞争的需要。
  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产业间联动发展空间巨大,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收入利润率低。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诚信体系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短缺问题难以缓解,创新驱动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与此同时,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诸多政策有待落实,相关问题还没有实质性改善。这些对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一)物流绩效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8%~9%的水平。
  物流绩效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系统性不强,网络化程度较低
  中国物流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运输结构不合理,网络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呈现分散、各自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弱,末端网络薄弱。“干、支、末”与“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终端网点”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很不完善,干线之间、干线支线之间、干线、支线与配送之间、支线与末端之间均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未完待续)
  (作者为中国知名物流专家、产业经济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战略研究特邀首席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一带一路”建设高级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牛津大学布拉瓦特尼克(Blavatnik)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改革开放40年物流行业专家代表性人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未来10~20年,是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本文所版面
【第 A7 版:理论】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