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龚光明
瓦斯监控监测是80年才在煤矿应用的安全技术,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碛头、硐室等地点安装有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语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局扇传感器等,都是煤矿治理瓦斯的监控设备。
重庆能源集团渝新公司松藻煤矿自动化办公室监测班张兴林从上班到现在,一直从事这些传感器的维修和安装。31年来,经过他维修的传感器上万台,完好率均达100%,没有因为传感器故障而出现事故,为矿工的安全和矿井的生存保驾护航。“你看这台传感器在电脑上显示断电,等一会儿,我把这个集成块焊接上后,电脑显示就变了。”1月24日,笔者来到张兴林工作的监测班现场看到,他把一台已经有故障的瓦斯传感器接入电脑,电脑显示了断线状态,张兴林找来一个电子元件焊接上后,电脑显示屏神奇的显示为0.00%。据他介绍,这台传感器就修好了,然后送到检测机构,贴上合格证后,就可以投入到井下使用了。
一个50元左右的配件就可以把这个瓦斯传感器修好,要是返回厂家维修,就要收取40%的费用。新的是4000多元,维修费就是1600多元,每年要修300多台。照这样计算,张兴林每年可为矿节约几百万的费用。
1987年,张兴林从成都科技学院毕业后,在矿区摆地摊经营家电维修服务,给矿区居民修理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等。1988年,松藻煤矿招收工人,张兴林被招收为新工人,有电子技术的他便成了这批员工当中的香馍馍,于是便被推选到通风科监测班当技术工人。也正是那个时候,煤矿在井下投入安装瓦斯监测监控设备。
他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完全靠自学,是通过学习和摸索才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对监控设备进行反复拆装,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练习,手磨出了血泡还咬牙坚持着,烙铁烫伤了手,缠上纱布接着练习。经过成百上千次的不断实践,他对传感器的每一个电子元件,每一颗螺丝的位置都熟记在心,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维修方法,一看就知道毛病在哪点。那个时候才200多元的工资,张兴林就买了2000多元的书籍来学习,而今家里的书籍全是与电有关。
电路图、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电容。这些电子元件是张兴林每天都接触的东西。《电工学》《电子元件故障判断》这些书籍,是他经常翻阅的资料,监控出现了那种毛病,用万用表一打,用排除法一算,就能解决问题。
全矿有723台瓦斯传感器,都是安装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掘进碛头、硐室,通过传感器把数据传到地面电脑上,监控人员就可以及时处理发生的安全隐患。
修理传感器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和闪失,完好率要求达100%,井下瓦斯监测不准,是关系到矿工的安全,是关系到矿井的生存。必须保证每台监控设备健康上岗。这是张兴林对工作的要求和标准。
有一次深夜,调度室监控到井下大面积监控探头出现断线状态,生产立即处理停产状态,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张兴林到井下处理,赶到现场才发现是片帮矸石把主线打断了,经过张兴林的努力,2个小时就恢复了监控。“干这个工作不分早晚,不分黑夜,不分节假日和休息日,遇到问题马上处理。”张兴林说。“教了四、五个徒弟都不干了,他们觉得这个工作不挣钱。修这些监控,必须要有电子技术和焊接基础的人才干得了,门槛比较高,现在的年轻人,认为学得越多,事就越多,大家都不愿意来学技术。我还是希望把技术传送出来,到时候好退休。”张兴林说。
张兴林从上班就干监测监控,今年50岁,31年了没有换过其他岗位。已获高级电工、高级监测工,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也让人生的道路收获满满。获过公司技术能手,安全先进、节约明星、创新达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