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祥
3月25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渝松藻煤矿矿区,到处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向过往群众提供免费擦皮鞋、自行车维修、义务诊疗、焊补等便民利民服务……这是该矿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从1985年开始,该矿就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从最初的50余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500余人。
他们本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宗旨,以服务矿区、矿区员工家属、孤寡老人为对象,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义务服务活动,把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多年来,青年志愿者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矿区每一寸土地,谱写了一串串和谐的音符。
34年坚持 服务于民
一直以来,松藻煤矿党委一直在探索如何破解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员工家属这道题。1985年3月5日,该矿党委、工会、团委成立志愿者协会,提出“把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
该矿志愿者协会下设便民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服务队、党员服务小组,公布了服务队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和服务承诺等相关信息,50余名员工家属成为了首批服务员工家属协会志愿者。
他们利用传统节假日时间,如学雷锋纪念日、环保日、重阳节、春节等特殊的日子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或不定期进行便民服务活动。而且服务队还走街窜巷了解情况,大到矿区建设、安全生产,小到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群众遇到什么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们解决。
每天,青年志愿者张鹏下班回家,都要特意绕道拐进孤寡老人陈婆婆家中探望。在同一幢楼的青年志愿者陈小琴也经常会来到陈婆婆的家中,为她讲外面发生的新鲜事。
春去秋来25年,青年志愿者从未间断过对陈婆婆的关爱,让这位85岁的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儿女般的亲情。
延伸载体催生结果
2013年,志愿者协会更名为服务员工工作站,在原有的便民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服务队的基础上,增设了提升员工技能服务队、政策宣讲服务队、精神文明服务队,志愿愿者人员也增加到了500余名。
为保证青年志愿者行动由临时性的短暂行为向全天候的长期行为转变,他们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定期监督,使每一次服务服务对象明确、服务人员稳定、服务项目具体。
青年志愿者何霞说:“在帮助和服务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很多快乐。”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积极寻求创新与发展,不断深化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号召力,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开展青安岗员集中上岗行动、安全宣教等活动,让每一名职工真正认识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抓安全促生产的活动中来。积极投身企业的QC活动、小改小革和发明创造,进行技术攻关,勇于解决生产操作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拓展、延伸活动的影响面、覆盖面、参与面,服务矿井生产经营。哪里需要服务,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近5年来,服务员工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就在矿部球场、文化区广场、菜市场组织大型活动23次,小型活动80余次,服务员工群众9000余人次。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测血型、看眼病、义诊、政策咨询、修理家电、理发,他们清理卫生死角、污水沟、牛皮癣,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一帮一上门服务活动等。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句句关切的话语,早已成为矿区文明的象征,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家属争相加入。社区居民王大妈说:“这样的服务活动很实用、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