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从“制造大厂”到“智造强企”,这家山东国企如何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上)
稿件来源:周传勇

  □特约记者周传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对此,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更是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从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中国一直在努力,山东更是一直在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行业和企业感受到了变化,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中国有两块铁在世界上很有竞争力:高铁和钢铁。中国钢铁在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行业内部也在经历一场变革。从过去的传统行业到今天引领客户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过去“傻大笨粗”的钢铁产业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向东所在的山钢集团就是钢铁行业里的“大块头”,近年来壮士断腕,锐意改革,资产质量和经营绩效持续改善,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55亿元、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9%和151%,盈利水平在省属企业名列前茅;综合竞争力评级进入钢铁行业第一梯队——“特强”行列。
  可是,2015年这个“大块头”企业还在深受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恶性竞争、发展动能不足之苦。2015年经济效益曾滑入谷底。原因何在?为何会在短短三年里实现了“三级跳”?这家锐意改革的国企究竟改了什么,实现了“智能制造”?如何为高质量发展制定具体路径并坚定实施?主持人林楠来揭秘山钢“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经验对全山东省钢铁行业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一个0.2毫米的钢板镀锌板非常薄,用激光却可以在三分钟之内切成120个小零件。这就是定制化生产,就像画图一样,将不同客户所预定的不同需求组合在一张板上,每个零件所属客户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大规模定制、柔性化生产。这120多个小零件,分属于满足日常生活的多个产品。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钢铁在加工线上找到了价值,生产过程如同创造了一种艺术品,这是你看不到的钢铁背后的故事。
  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双双进入峰值弧顶区并呈下降态势,行业发展进入“严冬”期,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同时,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出台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财税金融政策也为钢铁行业彻底摆脱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
  2008年成立的山钢集团作为一家传统的钢铁企业,在这个过程里的经营也曾陷入低迷,这和大环境有着密切关联,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首先,三项制度改革实现机制的创新。实际上,国有企业能搞好的关键就在于三项制度改革,这是国家总体制度的设计。山钢的三项制度改革指的是:收入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我们率先在2016年就推出了薪酬改革措施:底薪加提成。
  潍柴集团谭旭光董事长曾在给山钢集团上课时说到,三项制度改革已经有20多年的过程,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确实靠改革实现发展的国有企业不多,这涉及到最根本、最深层的改革,涉及到利益的改革!潍柴之所以搞得好,就是坚持三项制度改革而且改得很彻底。所以,山钢就从三项制度改革入手,比如说收入能多能少,在国企过去不是能多能少的问题,很多人进来就是为了吃大锅饭。我们率先拉开档次,按照效益来实现,这几年的原则就是“强激励、硬约束”,果断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主持人林楠:三项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并不是新鲜概念,但山钢集团必须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改革路线。在这个过程里,又遭遇过哪些困难,面对过怎样的挑战?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阻力非常大!例如,当时集团在拉开收入差距的时候,就有一个单位还要集团来决定他们的工资总额,而不是按照贡献和利润来决定它的收入。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同志思想没转过弯来。国务院制定的国企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就是要求能增能减,所以山钢必须坚定推行。
  山钢的改革顶层设计中就要推行契约化,率先对14个下属单位实现了经理层契约化全覆盖,实行了三个单位董事长的契约化。为什么叫“强激励、硬约束”,就是把指标挺在前面,薪酬水平的设定和指标的增长原则上是同步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要保证最低生活保障。
  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先要破除不适合发展的旧制度,打破舒适圈,拆掉羊圈,让圈养的羊成为进取的狼!目标定了,政策、路径、方法定了,实际执行的效果还要打个问号。
  从2016年开始的这场改革,经过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去行政化,率先在总部机构改革中拉开大幕。当时的场景是,全体起立以后就不知道谁再能坐下,因为随后的全员竞聘率先从总部开始实现了领导位置的能上能下。
  主持人林楠:刚一开始,大家能够接受吗?
  山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实实在在地讲,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某些人也在揣摩:过去也有过类似改革,但是没有大的效果。但是这一次,山钢是全覆盖、市场化,让规则去管人,而不是人去管人。山钢集团侯军董事长常说一句话:人叫人动,可能不动;但是,办法、规则可以调动积极性。所以,从去行政化行政管理到层级管理,最近再过渡到岗位管理,一步步坚持推进。岗位管理是指:这个人在这个岗位上能完成目标就干,干不了就实行过渡的岗位管理。最近集团招聘的研究院院长年薪150万起,对社会公开选聘,采用最规范、最具国际性的系统方法,一定选出最合适的人。所以说,山钢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一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过程中不断总结,深化和提升改革水平,通过创新三项制度改革达到新旧动能转换。
  品牌是一个企业立命的根本。山钢在市场上具备的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是通过这几年在改革中逐步发展赢得的,特别是去年山东省出台了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实际上,山钢在这方面的经验为全山东省乃至全国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经验供给。 (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制造大厂”到“智造强企”,这家山东国
  本文所版面
【第 A4 版:关注】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