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五化”物流在中国(中)
——“工业文明结构链创新-危机”与第四次物流结构性变革
稿件来源:未完待续
  □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单元庄贾映谦秦凯
  二、文明结构链-工业化与现代物流
  1.文明结构链周期与工业化。
  近现代经济史表明,文明结构链周期运动,是以人类现代化的核心——工业化的阶段性进步为其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结构创新发展过程的集成与表征。与传统技术-产业革新的阶段划分不同,可将近代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工业革命与“文明结构链创新-危机”周期运动按照如下时序组排:
  第一次工业革命:16~18世纪70年代:工场手工业/轻工-第一个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70~19世纪70年代:冶金重化-第二个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20世纪60年代:机械电气-第三个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
  第四次工业革命:20世纪70~21世纪50年代:网络智能-第四个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
  总结历史,可以看到,近现代工业革命与“文明结构链”周期运动的相互依存关系:前者成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变革的集成与表征。
  因此,人类近现代史,是一部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结构链创新-危机周期性运动的历史。
  2.文明结构链/工业化与现代物流
  自近代以来的历次重大技术革新,直接影响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进而影响就业和社会结构,其中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社会再生产”的三大基础活动:生产、流通(动)、消费。而在近现代人类生产再生产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生产结构创新,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流通(动)与消费结构的演变。
  文明结构链运动由创新引发,其运动过程的基本形态则在于“流通(动)”。并且,流通流动是链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社会再生产进而“生产”“消费”的“晴雨表”。
  认真分析作为社会再生产关键环节的“流通(动)”的内在结构,可以看到:在各类社会经济要素,如人口、技术、信息、价值、物资、人才、文化、资本等的流通流动中,物资(及相关附着要素)的流通流动——现代物流,是流通(流动)的基础。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最基础的活动之一的“现代物流”,一方面,直接与技术产业结构创新关联,受技术产业结构创新决定;同时,具有影响人类社会资源要素的新陈代谢和结构重组变动,最终影响直至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影响乃至决定人类社会、文化文明的走向乃至命运。具体而言,物流既不简单隶属与工业经济,也不属于纯粹的服务业,而是横跨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也就是说,现代物流具有如下四类基本功能:
  其一,实现物资畅达优质合理高效流动;
  其二,先导、制导产业与市场发展趋向;
  其三,推动产业-经济资源和产业重组配置增值,创造“新增长极”新产业经济领域;
  其四,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文明进步。
  3.物流业结构伴随文明结构链与工业化进程演进
  自人类历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英国取代“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西班牙等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工业主义取代重商主义,世界物流业的主体由商贸物流变为了工业物流。
  伴随世界文明结构链周期运动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工业物流相应由“轻纺物流”走向“重化物流”,进一步走向“机械电气物流”。今天,伴随着以技术-产业创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轻型化化过渡,工业本身进入第四阶段,工业物流也相应走向“五化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轻型化物流)。
  4.物流产业的结构性变革
  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物流业也出现全方位的结构性变化:产品结构走向数字化轻型化智能化;运输技术结构向网络化数字化与“三高速”变化;主体业态由海洋物流走向“陆海二元物流”;由此进一步引起物流资本结构等系统性的变化。
  第一,物流产业主体功能转向“战略重置”。
  工业与物流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对物流产业结构进而社会消费结构、经济结构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现代物流的上述四大基本功由传统实现物资畅达优质合理高效流动的服务功能向后三项功能战略性转移。如“高铁快运”“高铁物流”的强势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开始由“海洋经济-物流”向“海陆二元经济-物流”转型;物联网,云计算推动物流产业要素战略重组配置,成为企业、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物流具有决定意义的主体功能!
  第二,物流核心业务技术“智控化”。
  当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轻型化正在推动世界技术、产业、经济走向“智能化大时代”时,作为异军突起的中国、中国经济、中国物流正在走向“智控化时代”!
  伴随物流运行系统与物流运载工具走向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网络智能化使掌控数据成为核心,整个物流运营系统形成新的核心层次——数据控制系统成为未来的关键。
  与芯片为代表的数据控制是未来整个物流业务的核心,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大,业务覆盖面积就会越大;谁掌握的数据越准确,谁的物流业务实务就会越优质。因此,未来阶段物流的核心业务由过去的高效、安全、低成本抵达变为准确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分类、储存、调度、使用和最后的检验。由于网络智能化使得对物流的安全性、快捷性、低成本性要求成为基础,而掌控数据,调控数据成为新型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物流核心业态走向“研发、调度、重组、智控”。
  当今“五化”社会对高效率低成本和低碳环保的新型物流需求,必将促使传统业态以运输、仓储、装卸等为重心,转向以创造更高“智能效益”的数字信息、智能控制技术研发、研制智能化数字化调度、调控——物流基础要素与业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商业是以智能智慧为中心,虚拟商业+实体商业的结合体系,是场景建设+展示交易+供应链+金融+大数据+调度+重组+智控等等融为一体的新商业生态,核心业态走向“研发、调度、重组、智控”。
  第四,物流的运营与组织模式“网络集散化”
  物流的运营模式由传统单一个体靠物流运输工具经营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发生改变。物流从生产车间经车辆运输到园区和配送中心,最后到客户的过程,将走向第三方物流整合和协同整个过程,形成“网络串行模式”和“电商网络直销主导+集散零批辅助”模式,从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颠覆现有的物流组织运作流程和模式。
  适应物流业务的去批量、分散、个性、数据化,智能化分拣配送大幅上升;大数据控制流量、流质、流速与流向;小型多样化的网络物流组织结构逐步替代层级结构,出现新管理阶层——数据控制阶层;人员结构由专业分类工作走向集中控制。
  第五,物流品与基础设施“轻型化”。
  上世纪70年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钢材为代表的重型原材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物流世界由此开始进入了“轻型化”的时代。其集中表现为:一是工业每创造1000美元GDP所消费的传统重型实物资本量在下降,如煤炭、钢铁、木材、化工原材料、水泥等相对减少;二是新型、轻型如水电、石油、天然气以及智力知识服务的含量在相对增加,这同样说明了工业在变轻、GDP在变轻、工业物流在变轻。
  由于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高铁、智能机器人、互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组成“轻型”物流基础设施,形成强大的智能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第六,“结构性失业-创新就业制度预警应对”成为关键。
  由于物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环节属于标准化重复劳动,最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空前的提高,由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衍生出的各类自动化工具将取代人的工作岗位,已不再是科幻。世界范围内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在中国,智能机器对人的替代至少是几千万人,加上农业生产机械化,则在上亿人的级别。随着原有流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根本性改造,特别是产业技术和业态的变化,旧有物流产业的管理阶层、技术阶层和普通物流工作者必不可免地面临就业危机和失业的挑战。
  这种“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再就业”成为每一次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结构链”由“创新”走向“危机”,又由“危机”走向新的“创新”的“炼狱通道”,而“制度性利益调整”和通过淘汰压力和逼迫,实现“结构性创新就业”是适度熨平“创新-危机”周期波动,和缓转型矛盾,实现新旧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结构链周期”温和平滑过渡的关键工具与桥梁。(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五化”物流在中国(中)
  本文所版面
【第 B2 版:钢铁物流】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