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镍都自有后来人

  □ 朱春燕
  梨花一树一树的开,绿叶布满白杨,4月的金昌市春意甚浓。然而,街道却显得冷清,这座工矿城市的人们很少停下脚步来欣赏风景。
  忙碌,是从1000米深的矿井下开始的。每天7点半,金川公司龙首矿的罐笼(类似于直梯)前就已经有工人在等候,600多人从这里下矿井,8点开始接替夜班工作人员,凿岩、装药、爆破、运搬。龙首矿井下每天有37台无轨设备在日夜运行,采矿量达9500吨。
  这些开采出来的矿石会被迅速运到离龙首矿不远处的选矿厂,经破碎筛分后,配合多种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产出铜镍混合精矿。然后再运送到冶炼厂,生产出镍、铜等贵金属产品。
  最后,镍会被运用到手机、电池、雷达、导弹、坦克、航空与航天器、原子反应堆等装备设备中。铜的运用则更为广泛。
孔雀石
  这座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城市,拥有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硫化铜镍矿床,以及中国境内仅有的成规模的镍钴开采基地。除了镍、铜、钴矿产之外,还蕴藏铁、铬、萤石、水晶等二十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
  相较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河西“四郡”,金昌市显得极其年轻。1981年2月9日,为加速镍钴基地的建设,国务院决定正式设立金昌市,位于武威和张掖、酒泉、敦煌之间。“镍都”金昌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上又一颗闪耀的明珠。
  新中国成立之初,镍是唯一凭特别票证供应的金属产品,可谓“黄金可求,镍难求”。因为这是战略资源,西方世界对此始终严密封锁与禁运。
  转机发生在1958年。那个秋天,永昌县的一老乡拿着一块核桃大小的泛绿的石头前去报矿。这块石头引起了时任祁连山地质队一分队队长汤中立的特别关注,对应标本,他认为这应该是一块孔雀石,而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随后,他便带着队伍去到实地勘查。
化验单
  时任地质部总工程师的陈鑫了解情况后,敏锐的察觉到:矿石中是否会含有镍元素?他叮嘱,要做针对镍元素的分析。几天后,金川铜镍矿床的第一份矿石标本分析报告出炉:镍含量0.90%、铜含量16.05%。镍元素真的存在!那一刻,宛若点石成“镍”,西北风拂过的戈壁滩变得熠熠生辉。
大爆炸
  最初的矿山开采,今天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手工采矿——用钢钎、铁锤打眼,耙子、簸箕出毛,抬筐、架子车运输。然而,这极其简朴的方式,连接的是“两弹一星”的研发和新中国的工业建设。
  为满足早出镍、多出镍、出好镍的迫切发展需要,1964年6月,冶金部、国家计委(发改委)批准实施露天矿大爆破。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0名工程技术专家、工人、民兵、解放军等组成的爆破队伍会战龙首山,先后分三个爆区实施爆破。
  1965年到1990年间,露天矿区炸掉了三座山头,累计出矿2897.08万吨,留下了一个长1300米,宽700米的,深310余米的椭圆形露天矿坑。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最深的人造天坑。
  刘佐财是1964年从湖南湘潭锰矿厂调到金川公司的,作为一名矿区司机,他的工作就是和车队另外3名搭档24小时倒班运矿。26岁的他初次见到西北戈壁,缺水无绿,苍茫却也蕴含希望,他说:“毛主席家乡的人,不能丢人!”
  凭着这股韧劲,他们抓时间、抢速度,1971年到1974年的4年间,这个编号为007的车组完成了8年的工作量,被称为“矿山运输尖兵”,被评为甘肃省劳模,冶金部发出了“向露天矿007号车组学习”的号召。
  如今,年过八旬的刘佐财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说,没有后悔背井离乡,因为当时没有退路。国家发展需要镍,他们的工作即使命。
一个交代
  大量的矿被开采出来,依然满足不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想提高镍产量,冶炼是关键。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初,镍冶炼用的是电炉。金川集团原副总经理何焕华说,电炉不仅产量不理想,而且还把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当地的环境不利。金川人寻求着改变。
  适逢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金川矿区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到金川公司视察,对加速金川镍矿开发和综合利用作重要指示,并多次亲自组织金川科技联合攻关工作。1986年9月,年迈的方毅第八次来到金川,他特别牵挂公司的在建二期工程:“如果二期工程不能按期完成,是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的。”
  二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建造镍闪速熔炼炉,提升冶炼工艺。当时,全世界仅三个国家有闪速炉,分别是芬兰、澳大利亚和南非博茨瓦纳。金川公司引进了芬兰的闪速熔炼技术,采用澳大利亚的闪速炉型,并结合金川矿产资源特点设计建造。整个镍闪速熔炼生产系统历时6年,耗资26亿元,与1993年成功落地。
  何焕华记得镍闪速炉带来的荣耀,当时全世界炼镍的都来金川参观了,“我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炉子是世界第一”。镍闪速炉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镍冶炼工艺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镍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一份期许
  镍矿的冶炼、加工,向内,连接的是约8亿年前的震旦纪地层,向外,打开的是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新行业的大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不到1个月,2003年11月5日,金川公司收到一封来自北京首钢冶金研究院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了金川公司及时提供“神舟五号”所需的镍钴原料,并期待在航空、航天事业更加蓬勃发展的未来,携手把更多的飞船送上浩瀚的太空。
  面对高精尖行业,原材料产品自身也在不断往精细化方向发展。除了各种大小、形状的镍板、镍块之外,镍粉、镍丸产品则对工艺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制成镍粉、镍丸的羰化冶金技术一度被国外垄断。羰化冶金厂厂长肖冬明带着团队苦研十余年,终于把这项技术从化学方程式,落成了生产线,成为全球第一家同时拥有羰基镍、羰基铁两条生产线的企业。
  探索永不止步。依托金川公司而建的镍钴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研发能够用于3D打印的粉末状镍钴金属新产品;而镍铜钴金属新材料研发及产品孵化中试平台,提高着金川公司新材料的研发水平,一系列的镍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正满足着市场的不同需求。
  六十年来,从露天矿爆破到300米矿井、1000米矿井的掘进,矿山开采的工作从未停止,金川采矿的脚步延伸到了广西防城港、印度尼西亚、南部非洲等地,而这座因矿而生的城市也在不断进取中永葆勃勃生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镍都自有后来人
  本文所版面
【第 A4 版:专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