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助力“空铁联运”暑汛旅客一大幸事
□ 特约评论员 李宏 随着多种交通方式的互补和融合发展,铁路和民航“空铁联运”逐步拓展。兰州局抓住契机,在暑运期间再增开8趟中川城际列车,并为通过城际铁路换乘飞机、地铁的旅客提供更多的选择。(7月23日人民网)“空铁联运”,简言之就是航空与铁路之间不限于单线业务的联合运输。航班管家将民航航班与高铁车次相结合,通过数据筛选比对算法,利用互联网前端技术进行3D图形化界面展示及功能开发,最终为旅客输出可供其自由选择的多种出行方案。尽管近年来,我国空铁联运不断升级,但与广大旅客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笔者认为,值此暑期汛期叠加之际,航空与铁路部门打破藩篱,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方便旅客需求,惠及民生,实为旅客一大幸事,何尝不是共赢? 毋庸讳言,曾几何时,航空与铁路无论短途还是长途运输,一直都存有较为尖锐的竞争,在出行线路规划与选择、运能运量分析与决策、旅客流量分布与预测、吞吐趋势与方向等各方面,双方都各有优劣,双方未实现联运,倒霉的往往是旅客。例如,在出现大规模航班延误的时候,机场没有备选航班,旅客没有其他可以走的方式,坐飞机还没有做火车快,怎不抱怨? 因此,怎样竞合多于竞争,填补双方短板的关键节点而共谋发展,赢得旅客的青睐,最佳选择出行方式,成为摆在航空铁路双方面前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一些地区已先行一步,为各地做出表率。比如,海口市郊列车、深圳综合交通枢纽、北京新机场等交通网络枢纽地区均已进入“空铁联运”时代。特别是兰州西站的“空铁岛”服务台,配置了空铁自助取票机、登机动态显示屏,并为选择空铁换乘的旅客提供信息查询、客票预定、值机预约等换乘手续办理服务,全面实现了动车与航班的双向联运。旅客一方面大幅度缩短了换乘时间,另一方面也可对换乘时间差进行精准预判,进而作出最妥善的决定。 以上实践说明,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精准发力,使“空铁联运”不断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新模式,打通了铁路与航空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若能尽早全国推广,实为各地旅客暑期汛期乃至常年奔波在外的一大幸事。“数据就是生产力”,数据共享是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的灵魂。实现“空铁联运”的关键,在于交通网络通过大数据实现隔空对望,精准的顶层设计需要双方的数据共享。这就需要民航与铁路联手对旅客日常出行进行精确调研,并根据自身的数据积累与技术积淀,为民众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