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为机 物流平台七策突围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秘书长晏庆华点拨平台疫情突围
为了更好地推动物流及相关行业、产业科学抗“疫”和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组织开展了以“共同抗疫安全复工”为主题的系列公益直播,携手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就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解析和经验分享。日前,中物联网络事业部主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秘书长晏庆华做了题为《疫情下物流平台的应对策略》的讲座,为物流平台克服疫情影响并以此为契机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曹朝霞
与十七年前开始的SARS非典疫情相比,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速度之快、感染数量之多、扩散范围和防治力度之大都让人始料未及。对物流行业及物流平台来说,受疫情影响几何?应以何种心态面对影响,采用哪些策略突出重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主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秘书长晏庆华认为,国内经济在“三期叠加”调整期遭遇疫情,加之国际经济下行影响,形势严峻;物流平台普遍遭遇“灾难月”货源不足、车源不足、资金不足等冲击波,营业额甚至普降一半以上。但同时,这也将倒逼物流平台转型升级,要善于在重重挑战中寻找机会,重视提升应急物流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七方面的能力,以此平稳度过疫情期并谋求长远发展。 “危”中有“机” 晏庆华秘书长从疫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分析,认为疫情对平台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不乏机会;平台要保持乐观心态,在“危”中寻“机”。 “2003年非典时期,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增速保持两位数,经济发展属投资驱动型;而现在新冠疫情期,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调整为6%左右的中速’、‘由粗放向集约发展’、‘由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的‘三期叠加’调整期,且要消化前期过剩的产能,经济形势与非典时期大大不同。”晏庆华秘书长分析认为,针对现状,恢复经济平稳运行、对冲疫情影响,相关政策措施需要更具有及时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协同性。 从国际来看,2003年非典时期世界经济较为稳定、各国协同性较好;现在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下行,逆全球化浪潮出现,且贸易摩擦多,部分国家和地区军事冲突上升。在我国疫情得到控制时,境外开始暴发并愈加严重,也反过来影响了国内经济。 虽然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晏庆华秘书长认为,也应全面看待疫情影响,要保持乐观心态。 他引用中物联副会长蔡进2月23日对今年经济运行的分析和预测,认为全年经济运行增速保持在5.8%至6%的水平应该还是有基础的。“2月23日时世界疫情还没大范围暴发,这个预测还是乐观的,”他补充说:“当然,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讲,较2003年非典时期有更为有利的一面。现在经济体量很大,已接近百万亿元,抗风险能力更强,韧性更足;同时也要看到,这次疫情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积极变化,比如疫情将改变国民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布局、商业形态等,这些变化也将倒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灾难月”七大冲击波 货源不足,上游生产企业无法开工;车源不足,司机由于管制、隔离等原因无法上路;物流园区复工审批不容易;各地限行政策不一,司机绕路造成物流成本提高;用工不足,很多人员由于隔离、交通等原因无法到岗;防疫物资短缺;资金不足,固定成本支出照旧,但收入降低……疫情对物流行业的七大冲击暴露无遗。 晏庆华秘书长根据中物联相关调查指出,疫情对物流行业业务规模和利润下降预期影响都较大,近四成受调查企业疫情期间业务规模下降在50%以上,五成以上企业预计2020年度利润将亏损5%以上。疫情对物流细分行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业务多元性、成本结构和供应链的长度。“轻资产运作的网络物流平台‘船小好调头’、抵御疫情能力最强,其他依次是仓储企业、综合型物流供应链企业、网络型快递企业,从事专线运输、生产工程物流、配送物流等业务结构单一的企业所受影响最大。”晏庆华分析指出,业务链条长、固定成本高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由于业务规模骤降、生产难以全面恢复的同时负担高运营成本,受到的影响较大,或造成断链危机。“虽然从物流行业来讲,平台企业所受影响最小;但就物流平台企业内部来讲,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晏庆华秘书长介绍,对物流平台所遭遇的疫情期影响,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专门进行了调研。 调研显示,从企业复工复产现状来看,平台企业复工时间较为分散,自2月10日起陆续复工;新疆、湖北等地区因疫情管控等原因,3月后开始陆续复工。复工后,很多中小平台因缺乏业务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情况。从营业额来看,二月份是平台企业的“灾难月”,营业额较往年有较大下降,降幅普遍在60%至80%,少数企业降幅达到90%以上;约半数中小微企业预计在4至5月间即可恢复产能,但仅有不足30%的大型平台企业预计在4月前恢复产能,其他企业则无法准确预测。从长远看,仅有15%的大中企业预计全年营收比2019年上涨。 据晏庆华介绍,甲方客户、运力运输及运费等问题是平台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平台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中游,其业务量一定程度上受到甲方客户的影响,甲方客户延迟复工是导致平台企业业务量骤减的主要因素,甲方客户的流失也对平台企业开展业务造成一定影响。60%以上的企业存在因区域限行等导致部分运输业务无法开展,市场运力紧张、运价明显上升。跨地区、省区绿色通行证成为平台企业特别是以干线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平台企业较为迫切的诉求。同时,晏庆华秘书长也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爱司机和一线物流人员,为其提供基础的饮食、防护等保障,从各方面为缓解运力做出努力。 物流平台“七策”应对建议 在深度剖析了疫情对物流业的影响之后,晏庆华秘书长列举出疫情期国家对物流的支持政策,从税收、保险、融资等各方面进行了详解,为物流平台实际应用优惠政策指点迷津。综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晏庆华认为,在疫情影响和严格监管下,平台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兼并重组的步伐或加快;这将倒逼平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对有先进理念、脚踏实地发展的平台来说不失为发展的机会:“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阿里巴巴,今年的疫情也会加速物流平台成长,或将成就物流平台领域的新巨擘。” 具体来讲,物流平台如何逆流而上、“危”中寻“机”?晏庆华提出应对策略,建议企业培养应急物流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供应链服务能力等七方面的综合实力。 疫情暴露出物流全行业存在应急响应较差、物流从业者之间缺少协同、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物流需求和供应没有权威性的发布平台、缺乏统一的全国性协同组织等问题。“虽然这是全行业的问题,需要统一协调,但每个平台包括小平台应该有提升应急物流服务的理念。”晏庆华指出,物流应急能力非常重要,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不仅表现在诸如疫情、地震、水火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应急和项目性物流需求上,也体现在军民共建军事物流上。“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晏庆华认为,全面提升物流应急能力需全国统一部署,各司其职。他介绍,在完善应急物流相关标准方面,中物联正在牵头启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急能力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组织协同包括全国优秀的网络货运平台在内的我国各物流平台参与制定和实施。标准将有利于加强应急物流行业数据安全,提高应急物流数据交换效率,降低应急物流时间,减少应急物资闲置,提升应急物流服务水平,还将改善应急行业中因数据外泄导致的物资截留、丢失等问题。 晏庆华认为,平台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建立以物流平台为中心,包括货源、车源、金融、保险、油品、维修等在内的物流生态圈,因此资源整合能力对平台企业非常重要:“以货源、车源为基础,努力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确保整合资源的质量,坏资源会带坏平台信誉,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信用评价,优胜劣汰;还要增强资源的黏性,要与资源进行技术对接、信息共享、业务融合、利益分享,与之结为利益共同体,才能建立以物流平台为中心的物流生态圈。” 在创新供应链服务能力方面,晏庆华指出,平台要加强创新供应链服务能力,把握创新与升级的方向,深入探究供应链应用:“从较为单纯的建设平台转型升级,不能仅仅从交易模式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转型升级为供应链的平台,加强供应链研究、推广供应链应用,提高平台供应链的稳定性、协同性、顺畅性,从而整体提高我国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此外,提升数字化能力、打造信用能力、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和加强人才的培养也是平台企业应该非常重视的。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晏庆华秘书长特别指出,除了应该增强对在平台上交易的企业或个体进行信用评价的能力,如逐步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对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采取信用惩戒措施等,平台自身也应加强自律、规范经营、诚信服务,让信用产生价值。此外,建立在信用和数字化基础上的供应链金融是解决长期以来物流行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晏庆华对今年的供应链金融持乐观态度,预测今年将有飞跃发展。最后,他谈到物流平台作为引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急需各类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愿为物流平台培养人才贡献力量,助力企业、行业在新时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