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逆行中的钢铁脊梁
——河钢援助武汉医疗人员救助病患工作纪实

  □通讯员田海霞马国君
  3月30日,“欢迎英雄回家!”河钢承钢内部媒体头版用整张海报,向驰援武汉河钢承钢职工医院4名医护人员致敬,河钢集团上下干部职工无一不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都说:“他们是河钢精神的代表,是钢铁人的骄傲,不愧为逆行中的钢铁脊梁。”
  2020年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原本喜庆的春节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武汉告急、全国各地纷纷开启一级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国家有难,人民有难,全国上下迅速集结一切力量支援武汉。在“最美逆行”的队伍中,河钢承钢职工医院的赵彦东、王亚秋、段希平、朴丽丽不顾个人安危,冲锋战疫前线,毅然投身到直面病魔的战场上。
  早在2月初,河钢承钢职工医院的近200名职工,不约而同地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每一个人的请战言辞不同,但大家的心情是相同的:随时准备前往一线,共赴国殇。
  2月9日凌晨,自接到承德市卫健委召集令,到最终选出4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河钢承钢职工医院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国有战、召必应,河钢承钢人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了责任担当。
  王亚秋是河钢承钢职工医院呼吸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他是当天凌晨3点接到通知后,第一个报名参加援助武汉医疗的。他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呼吸系统疾病又正好和我的专业对口,我有着十五年的临床经验,所以我必须去!”
  同一时间,熟睡中的段希平接到了护士长的电话:“希平,院里要派医疗人员去武汉支援,你去吗?”“我去!”“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不需要!我一定要去!”虽然只有几秒钟,但段希平瞬间变得清醒。段希平说:“因为这是单位和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我职责所在,能够以自己所学所能为国家做点事,我责无旁贷。”
  河钢承钢职工医院优中选优地派出呼吸科医生赵彦东、王亚秋,重症医学科护师段希萍,肿瘤科护师朴丽丽,前往武汉。凭借钢铁般坚定的信念,他们忘却生死,挺身在国家危难之时。在简短的送行会上,四人郑重地向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关键时刻是我们的党救人民于危难,特殊时期也是党组织号召我们奔赴战疫前线,我们此时要出征了,鼓起勇气向党组织靠拢,更加觉得重担在肩,使命光荣。”
医者仁心 全力救治病患
“割发义举多壮志,赶赴国殇谱新篇。”2月10日凌晨到达武汉后,河钢承钢4名医护人员迅速调整工作状态,将穿脱防护服的步骤练了又练。
  为了减少感染机率,他们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将头发全部剪到了最短。曾经长发及腰的段希平毅然舍去蓄了17年的长发。她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但跟生命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深知,只有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战友,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上岗前,所有医护人员都要穿一套防护服、一套隔离衣,头上要戴2层帽子、一层N95口罩,一层外科口罩,一个护目镜,再戴上两到三层橡胶手套,脚上要罩一层靴套和两层鞋套。每次穿衣必须细致入微,脱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严格按步骤执行,每脱一件前都必须严格七步洗手法消毒后再进行。因为之前曾经反复练习,段希平和朴丽丽在培训会上,作为标杆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护士们做了示范。朴丽丽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能不枉此行”。
  赵彦东和王亚秋所在的医疗小组,每天要负责65名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刚刚进舱的患者好多都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患者甚至整夜睡不着觉。他们完成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了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安慰劝导患者。其间,他们时刻给予帮扶对象以关注,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生活、心理和医疗救治的帮助,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们视频聊天,给他们讲解各种疾病的知识和应该做到的预防以及患病后的注意事项,有时候还会和病人开个玩笑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大家不再是医生和患者,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随着治疗深入,患者们逐渐都不再恐惧,慢慢适应了环境,他们开始阅读书籍,有的还跳起了广场舞,还有的成为志愿者帮忙管理秩序。
  在医院里,国家将患者救治期间需要的物资全部免费配发。每天,段希平和朴丽丽不仅要为患者测量体温、脉博、血氧,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检查、办理出、转院手续和病床的消杀工作。还要为患者领取配送,大到被褥、电热毯、小到电池、纸巾,事无巨细。为了保证患者营养,她们每天三次将荤素搭配好的营养餐、水果和中药配发到位。虽然面颊、耳后都磨破了,虽然防护衣下呼吸困难,虽然每次工作后汗水如洗般浸透了防护衣,虽然每天走到腿都不听使,但他们依然保持乐观向上、不知疲惫地工作着。
  每次进舱的工作都是忙碌的,几个小时就在走动的工作中飞快流逝。4名医护人员穿着防护衣和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和两层口罩,每次查完房都是口干舌燥,气喘吁吁,汗水顺着衣领后背往下流,查一会就得喘喘气。有时候恨不得扯下口罩大口呼吸几下。但是为了保证工作效率,节省有限的防护物资,他每天工作前都尽可能少喝水少吃东西,工作期间哪怕就两口新鲜空气都是奢望。他们说:“只要看着一位位患者康复出院,什么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了,心里只有战胜疾病的喜悦。”
传递关爱 战疫得胜归来
  在援助武汉期间,常常遇到家庭成员一同住院的情况。在方舱医院刚开放不久,一位50多岁的大叔和20岁的儿子一同入院,而他的妻子也被确诊收治在其他医院。那名父亲的症状基本稳定,儿子却持续低烧,段希平在给他们做入院检查时,那名父亲充满了担忧和焦虑:“我儿子一直发烧,可怎么办,医生怎么不来?”段希平一面进行手里的操作,一面安抚他,并了解年轻人的发病症状。结束检查后,她将信息迅速反馈给医生,并跟医生沟通了患者的情况,请他第一时间赶到病区查看了这两位病人。由于工作编组经常轮换,段希平在几天后的一次工作完结时,回到那个病区了解他们的情况。当时,那名大叔已经具备了出院条件,儿子的病情也日渐好转,妻子已经康复在隔离。大爷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是你们不远千里来帮助我们,才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呀!”方舱里工作非常累,而且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雾气布满护目镜,口罩勒的耳朵、面颊、鼻梁很疼,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影响到工作,他们在脸上,耳后贴上创可贴,在护目镜里涂上碘伏。段希平说:“工作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你辛苦了!……这些话就像强心剂一样,让我们更有干劲儿,一点都不觉得累了。”
  随着每天新入院患者的增加,段希平和朴丽丽所在的护理组5个人由负责120个病人增加到了200余个,平均下来每人要护理40余人。在每天的护理工作中,朴丽丽总能听到一个个患者的求助声:“护士,我的药没有了”“护士,我有点不舒服”“护士,我没有牙膏、脸盆,你帮我去领一下吧”“护士,我的药怎么吃啊”面对患者提出的要求,朴丽丽总是及时安抚并积极地为患者解决。因为方言,很多时候一件事情要反复沟通十几次。高强度工作导致她们经常体力透支,甚至出现低血糖。但是每当看见患者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听着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谢谢,看着病人一天天好转,她们总是精神倍增。
  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那天,江岸区方舱医院迎来着胜利节点,伴随着最后一名患者治愈出院,医院正式休舱!河钢承钢参与医疗过程中,累计管理患者626人,累计治愈出院363人,累计转出185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那天,正好赵彦东的最后一班岗。他上岗后就非常忙碌,要为出院的患者填写出院证明,为转院的患者填写转院材料,要为患者查找检验检查结果,同时解答患者的归家后注意问题。他亲自到病床边为每一位患者发放出院证。他回忆说:“当送走最后一名病人,瞬间,一切疲惫都消失了。”
  3月18日,踏上返乡旅程的王亚秋再次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当疫情肆虐武汉,人们在惶恐之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冒着生死的风险,你仿佛犹如天上的白云,带着使命,责任和担当,勇赴战场,给武汉人民带来了无限信心和安定。你们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爱……祝福你们……”
  39天的日夜奋战,39天全力以赴,河钢承钢4名医护人员在医疗队共同的努力下,在江岸区方舱医院救治患者626人,创下了患者零死亡、出院零复阳,医疗零差错、患者零投诉、医护零感染的“五个零”的骄人战绩。他们所在河北医疗队和江岸方舱医院也被评为国家抗疫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终于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使命平安归来。他们说:“回到岗位一定要把战疫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以这段工作经历鼓舞着自己,激励着自己不断克服困难,努力进取,全身心的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逆行中的钢铁脊梁
  本文所版面
【第 A4 版:征文】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