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如何保障供应链稳定
□ 卓弘毅 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肆虐,暂时没有看到缓解下来的势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供应链部分依赖于海外进口的原材料,面对世界各地的封锁和国际物流运能削减,供应链管理者应该如何保障业务的持续运营?以下8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检查供应商订单状态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中心,虽然我国的产业链齐全,但也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部分原材料。一些海外供应商受所在地疫情的影响,被迫停产或是暂停出口。采购方就需要向受影响的供应方做调查,对全部现有订单进行现状分析。根据采购方系统中的订单数据,对所有未完成出货的采购订单状态进行滚动审查。这是从每个订单SKU层面上进行的核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详细了解订单状态,采购方从而制定短期和中期行动方案。 2.与供应商紧密联系 每周给供应商打电话,了解供应商近期的情况和生产计划。通过电话了解我们的订单是否已经被安排在供应商的主生产计划中了。 供应商的生产可能受到了限制,比如缺少原材料和工人,物流运输不畅,原本的交货期Lead Time大概率是要延长的,因此我们还要了解更新的交货期,会比原先的日期增加多少天。 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在4月1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在3月17日至30日,全球制造商的平均交货期都大幅延长了,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分别增加222%、201%和200%。 这意味着从下单到交货的周期,增加了至少一倍,原本一个月的交货期,现在都至少要两个月了。 3.更新系统到货日期 由于供应方原材料交付会延迟,采购方就需要及时更新ERP软件中的订单到货日期。物料需求计划的运算逻辑很依赖于准确的到货日期,通过它来计算出潜在的缺货和后续需要的采购数量。如果供应商到货会延迟,而系统里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ERP默认有一批货物会按时抵达工厂,就不会发出缺料预警。对于缺料部分,系统也不会提示要下单采购的数量,这就可能造成更长久的缺料情况。 ERP系统并不具有人工智能,是完全依靠系统内部数据进行判断的,这时候就需要人工干预来更新信息。 4.提前做海运订舱准备 订舱主要有两个变量,首先是预约装柜的时间,其次是货柜的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海运订舱提前两周就可以确保有舱位,但是在特殊时期需要提前三周。 关于预定货柜的数量,不要为了保证舱位而夸大预订需求。在海运出货旺季,舱位供不应求的时候,出货方预定了5个货柜,船公司可能最后只分配了2个,所以出货方可能会放大需求量,故意地多订货柜。但这种做法存在风险,如果船公司真的给了5个货柜,但是出货方却只需要2个,那么船公司就会向对方收取一笔不菲的取消费用,并有可能拒绝未来的预定。 5.与物流供应商紧密沟通 我们需要每天与货运代理、报关行和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紧密沟通。除了提供重要的运输服务外,物流服务供应商还可以提供最新的市场情报,包括各条运输路线始发港的拥堵情况,以及目的地的运输瓶颈等问题。 在疫情中,一些跨国货运公司定期在网站上更新市场的运力资源报告,包含海运、空运、铁路、内陆河运和公路。这些信息给了货主们第一手市场情况,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运输方案的选择。 我们需要坚持和物流供应商每天沟通,主要讨论紧急的空运货物的状态,空运市场动态(由于疫情期间大量航班被取消,运力大幅下降),海运市场动态,各地区的最新法规以及市场展望。 在国际贸易中,物流运输时间是交货期的一部分,我们不仅需要计算供应商的生产准备时间,也要考虑运输时间,这些时间汇总在一起是全部的交货期。与物流供应商的充分沟通,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杜绝不必要的误会。 6.灵活的运费批准流程 在疫情期间,运输费用已经随行就市,不再受到原来合同价格的约束了。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空运价格。由于需求下降和国际旅行限制,一些航空公司削减了大量航班,这直接影响了国际货运业。 在供远远小于求的情况下,空运费用从2月开始就一路上涨,价格几乎是每天都在变动。 除了空运价格,卡车提货、国际快递和国际海运都有价格调整或是附加费用的情况,货主需要了解特殊期间的市场行情,对于加价和旺季附加费的条款进行快速决策,一旦拖延可能面临价格继续上涨和订不到舱位的局面。 7.使用空运缓解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海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因为它的费率是最便宜的,而空运只是万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方式。但是在疫情期间,由于一些地区卡车运输受到限制,海运集装箱没法按时运输到港口,供应链就有了断裂的风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空运纳入风险缓解计划中,考虑使用空运来弥补被海运延长的交货期和潜在的缺货。 8.考虑其他的提货港 目前国内的港口都已经恢复正常运营,但是国际情况依然复杂,比如北美西部的一些港口存在有瓶颈的风险。我们可以考虑北美其他的港口,比如一些规模较小、且没有拥堵情况港口出货,虽然会增加一些运输时间,但实际总的交货期可以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