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不能只重“价廉”而忽视“质优”
□ 本报评论员 舒亦欣 随着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网络消费已成数字经济不可小觑的推动力量。对于渐成消费主力军的90后、00后群体来说,不少人网购生活支出占比约达80%。 虽然网上售卖空间在不断规范,但社交电商领域暴露出的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依然令人烦恼不断。把“物美价廉”作为职业信仰践行者昌,只重视“廉价”忽视“质优”者消。这是社交电商的忠告,也是警告。 7月15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社交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增速呈现下滑趋势。2017年下滑8.69%,2018年下滑13.97%,2019年下滑3.82%。2016至2018年,我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从4.18亿人到6.08亿人,上升至28.54%。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为7.13亿人,对比2018年的6.08亿人,同比增长17.26%。用户规模虽然续保持增长,但增速逐年回落,而且融资能力也在下降。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行业进入洗牌期,淘集集的倒闭,引发业内警醒。社交电商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拥有价格优势,更需要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提升“造血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下,中小社交电商自然无以为继,“丛林法则”导致优胜劣汰。 据网经社“电诉宝”数据显示,2019年热点被投诉问题主要聚焦在:商品质量问题、拉人头、传销、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退款难且款项未及时退回、货不对板、售后服务差、久未发货等这八个方面。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购买工艺品,按图纸安装时发现,不是缺螺丝,就是支撑管开裂,无法使用。补发两次配件,依然无法使用。换货或退货,还要负担运费。麻烦不断之际,就当废品扔到垃圾箱了。也有消费者,购买可延式多功能充电线,换了四五次货,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只能当普通线使用。各种问题,不一而足。类似遭遇,只能导致终端消费者用拇指投票和口碑性分流。 消费终端是社交电商的衣食父母,平台的兴盛发展乃至壮大,离不开终端大群体的消费支撑。但是否从你的平台提单,是否为你捧场乃至鼓掌,除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供给,更核心的就是“物美价廉”。平台上的那些看起来“价廉”,却处处是坑的“劣质产品”,必然害了消费者,也会拆掉社交电商的“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