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业区位调整获突破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曹朝霞 9月7日上午,随着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下达投产令,位于河北唐山乐亭经济开发区的河钢唐钢新区1号2922立方米高炉成功点火,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这不仅标志着河钢唐钢退出城市中心区、朝海发展实现新跨越,也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区位调整取得关键性突破,在转型升级、与城市共融发展上获得新进展。“河钢唐钢新区要成为河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在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担使命、作表率,将新区打造成为代表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世界钢铁工业先进水平的技术高地、创新高地、产品高地、智能制造高地和绿色发展高地。河钢唐钢新区要在经济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更要在社会引领等方面做出贡献。”于勇说。 五个“立足”未雨绸缪计深远 “在市区的发展的发展容量也越来越小,沿海有着更广阔的天地。”于勇一句话点明河钢唐钢这个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在77岁退城搬迁、向海发展的必要。对河北钢铁产业而言,区位优化不仅是自身阶段性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事关未来的时代命题,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则是事关河北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事关全局的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指示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对于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说是传统产业转型的棋局之眼,河北省委省政府、唐山市给予了高度关注。明确政策支持,通过企业原址土地变性,土地招拍挂溢价部分返还等具体措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腾出了空间,创造了条件。 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下好先手棋,首要任务在于看大势,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属性和走势,从而掌握主动权”,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用五个“立足”诠释了河钢调整布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立足企业看,地处京津冀城市中心,整体环境容量受限,发展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区位调整,不仅可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通过资源置换,让布局结构、产品结构、财务结构得以优化;立足城市看,为中心区域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城市和钢厂矛盾的焦点将会彻底化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立足行业看,钢铁产业即将进入个性化、定制化的高质量发展时期,未来势必会倒逼总量布局调整,先行一步,是面向未来,谋求主动的必然抉择;立足世界看,未来的钢铁势必更经济、更环保,沿海布局,物流运输成本具有天然优势,对已充分融于市场的钢铁企业意味着核心竞争力;立足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看,抓住机遇期和窗口期,融合世界最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后发优势,在一张白纸上更容易绘出最优的蓝图。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河钢唐钢新区创新建设思路,拓宽投资渠道:引入专业化的公司开展社会化投资合作,通过赋予投资者经营权或者股权,实现了建设与使用主体共享共赢,国内同等规模项目建设投资最优、效率最高。 在冀东的这片沿海滩涂上,河钢人未雨绸缪,将蓝图逐渐变成现实,向世界递出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五个定位蓝图初显启新篇 作为河钢首座临海临港钢铁基地,唐钢新区以“技术高地、创新高地、产品高地、智能制造高地和绿色发展高地”的五个定位志取高远,并以合理布局极大节约了物流成本,大大提高钢铁产出效益。 站在京唐港4号码头,一个现代化的联合企业尽收眼底。全封闭无泄漏皮带机运输通廊实现了码头与新区原料场无缝衔接,将海上运来的物料,焦化厂的焦炭、自有矿山的铁矿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厂区直接投用到生产中。河钢唐钢新区动力部部长庞得奇告诉记者,全工序封闭式皮带机通廊48公里,管道总长271公里,物料采用封闭式无泄漏管廊运输,杜绝了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前港后厂、车船直取的工艺布局,还能将生产出的成品直接装船出海,极大节约了物流运输成本,可使吨钢成本下降300元左右。 在设备和产品上,新区构建起了全流程一体化的生产管控系统,生产业务单元生产管控全部可视化数字化,将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全智能模式。“世界级的装备要生产一流的产品。”于勇谈到,要代表行业高度,就要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 对于河钢唐钢新区技术创新部部长杨晓江来说,最大厚度达15毫米、最高强度级别1200MP推拉酸洗产品,此前只是专业书上的一个数字,还没有先例。随着河钢唐钢新区的建成和投用,以高强厚规格为主的推拉酸洗产品将成为其“王牌产品”之一。 河钢唐钢新区“智能制造高地”已见雏形。于勇谈到,新区智能化,不只为降本增效,其最大的革命在于质量控制,致力于精度和产品稳定性。 在200多平方米的生产指挥大厅,三块巨型屏幕实时显示着包括能源环保、生产运行、物流状态、订单执行等信息。这里是企业的“大脑中枢”,指挥着全厂生产运营。“新区构建起了全流程一体化的生产管控系统,生产业务单元生产管控全部可视化数字化,将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全智能模式。”生产制造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田伟介绍。 从规划之初,河钢唐钢新区就按照最先进智慧工厂的架构进行设计,河钢与华为、西门子等行业翘楚携手合作,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模型等先进技术,倾力打造国内钢铁行业首个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平台。 仓储区的综合原料场开创了行业全智能料场的先河,料堆可视化、堆取料智能调度、原料全程追踪、智能排程、配料数字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受卸、储存、配料、筛分、输出等智能化作业。 走进炼钢区域,平台见炉不见人。操作工在主控室通过电脑画面数字化操作,自动炼钢、自动出钢、自动溅渣,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在三个智能检化验中心(原料分析中心、铁钢分析中心、成品分析中心),机器人完全取代了人工检化验。铁钢检验中心和成品检验分析中心里,样品装入“送样器”后通过风动送样系统像炮弹一样瞬间送到实验室,机器人在180秒内就可以将检验数据上传到系统,自动完成所有的检验分析工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在加速钢铁工业实现“柔性制造”模式,实现用宏观大数据指导微观生产。在产销系统平台上,订单信息输入后,系统自动根据整体生产的成本消耗和市场价格测算出指定品种钢材的效益情况,制造部门也就可以根据测算结果选择效益最大化的订单优先组织生产。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先进的智能检化验彻底避免了人工干预,实现了精准客观的数据分析和上传,不仅更高效,而且更可靠。据透露,新区将在大面积使用机器人方面做突破,尤其是应用在受人工情绪影响较大的环节。 传承“世界最清洁钢厂”的基因,从设计、施工到经营,绿色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据介绍,河钢唐钢新区执行最严格环保标准,污染物排放低于国标、省标的排放限值30%以上,以环保提标促进减排降耗。首次实现能源、环保、动力远程集控,通过全区域覆盖,实现全流程的超低排放钢渣处理是传统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现场环境最难控制的环节之一。河钢唐钢新区采用新一代辊压热闷处理钢渣技术,使钢渣处理过程粉尘排放浓度达到10mg/m3以下,据介绍已实现钢渣100%综合利用。 此外,采用了脱硫脱硝等130多项国内最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单元烟气全净化和污染物高效处理;针对项目建设中环境除尘、钢渣处理、能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河钢唐钢新区引入专业化的公司开展合作;在节能方面,新区按照循环经济构建全流程能源转换体系,实现了余热、余压的高效能源转换,构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据透露,回转窑建成后,不仅可实现内部尘泥的资源化利用,也将面向附近区、县及钢铁企业开放。 打造“创新高地”新区不余遗力 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新区建设12个专业实验室和280余台套高端检测分析设备,构建起一流国家级汽车板实验室,可以满足全品种全规格汽车板研发检测和认证需求;与西门子、普锐特、西马克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采用238项行业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集合形成高级别、高强度、高品质薄板材及长材生产制造流程,使整个生产链条具备强大的后发优势。 按照规划设计,新区热轧产品的高端品种钢比例将达到87%,其中管线钢生产能力可以达到X100强度级别,厚度可以达到25.4mm同类产线顶级水平。技术创新部工程师张道良告诉记者,X100管线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使长距离油气管线成本节约5%~12%。 (下转B3版) (上接B1版)主要体现在节约材料、提高输送压力、减小施工量、降低维护费用、优化整体方案等方面;冷轧产品的高端品种钢比例将达到76%,河钢唐钢新区将按照集团确定的精品差异化战略,定位高端产品和高端客户,包括被誉为汽车板“皇冠上的明珠”的O5宽幅面板和超过1000MP的高强汽车用钢将成为新区的主打产品。杨晓江部长透露,投产前,已经有一些高端汽车厂家表示了合作的意愿。“希望下次请大家来时,听到新区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上成为行业的标杆,或是‘单打冠军’。”于勇对新区给予更高的希望。作为我国钢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钢唐钢新区的发展任重道远。 注:河钢集团为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用钢、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连续12年位列世界企业500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