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格钢铁新闻中心 彭翠亭
在国家迅速应对之下,国内新冠疫情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便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经济也开始逐渐走向复苏。在一系列促经济发展的政策下,二季度的GDP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复苏迈入快车道。
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中国外需环境恶化,为此激发了在中国决策层逆周期调节及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将扩大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增强内需的最重要抓手,致使钢材的国内消费获得强化。
近期的“两新一重”落地情况也恰好得到了反映。近期公布的8月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也反映出投资增速保持较快的上升速度。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98亿元,同比增长16.8%。自4月份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以来,交通固定资产连续五个月同比增速均超过15%。1~8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255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8月底,除重点跟踪的重大公路建设项目中23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外,3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已有13个实现开工。随着建设项目的快速落地,对于钢材需求将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此外,在9月24日,水利部举行水旱灾害防御及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表示,目前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仍艰巨,大约需投资840亿元。
据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祥伟介绍,去年11月以来,水利部和发改委组织有关地方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前谋划,提出来今年及后续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清单,并于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部署实施。目前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经批复立项37项,开工了一批项目,最近还要开工一些重大水利工程。此外,水利部在做好“十四五”的150项基础上,还将再谋划一批“十四五”重大水利工程,并要求具备条件的也要争取早开多开。这对于钢材需求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
但伴随需求的增长,产量也居高不下。兰格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力表示,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不少钢厂自发减产,粗钢日均产量不到260万吨,低于去年四季度水平。但是从4月份开始产量快速恢复,5月份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6月份更是一再刷新历史新高,7月份出现了小幅回落,但8月份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总体来说,6、7、8这3个月的生产强度非常高,并且在未来几个月粗钢日均产量在300万吨左右的情况或将持续。
另外,今年的出口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从今年6、7月开始,钢材出口明显下降,钢材进口明显增加,加上每月超过200万吨的钢坯进口,下半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基本相当,比往年同期每月至少消失了300万吨的钢材净出口量,增加国内资源压力。
而产量方面目前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消化。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的钢材社会库存最高点比去年高出了40%,创下了近10年新高。库存在连续十四周下降后,仍高于去年26.83%。目前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消化,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30%左右。在钢产量快速恢复后,如果没有超预期量的需求爆发出来,钢材社会库存很难消化到往年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今年将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库存运行状态。
资金的充裕程度近期也发生了变化。马力表示,今年的货币政策在两个时间节点出现了明显变化。首先是疫情发生后,货币政策非常宽松;而从7月底到8月初,国家传递出来的货币政策则出现了一定的收紧。在货币政策发生调整时,无论是黑色,还是有色的期货价格,都出现了调整。
因此,总体来看,今年下半年虽然钢材需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受高产量和高库存的影响,供需关系处于水涨船高的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加上铁矿石的供应转向宽松,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成本对于钢价的支撑减弱。因此,在需求没有超预期表现下,钢价难以出现上涨;后期如果库存消化情况不理想,钢价则有下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