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落下帷幕。“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回味。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中全会讲话言犹在耳,10月30日,由国家节能中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环保金融联盟和中国宝武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同主办,国发集团环保节能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改、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服务活动”在北京华融大厦举办。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钢铁企业代表、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企业、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人员共计300余人济济一堂,共商共议超低排放标准的推进,观摩学习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力促绿色金融向钢铁行业体质增效的倾斜。活动可谓干货满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在致辞中指出,钢铁行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严苛,探讨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十分迫切。绿色发展超低排放不是钢铁行业落实国家基本要求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长久之策。钢铁行业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原料、运输、生产、回收等全过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钢铁工业打造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绿色将成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主任发来致辞表示,在推动能源转型过程中,各国纷纷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节能、提高能效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选择。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我国还存在超低排放先进节能新技术的创新难度大,市场化推广程度不够深入、进度相对较慢等问题。受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有效评价体系、技术改造融资难、政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很多应用效果好、节能潜力大的技术遇到了推广难、选择难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和技术进步进程,而融资难也进一步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环保处处长蒋靖浩公布了一些数据:与2005年相比,2018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由694标煤降为555标煤;吨钢耗水由8.6吨下降到2.75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7.88%,重点钢企吨钢外排废水量由4.71吨下降到0.74吨,下降了84.3%,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下降到0.53千克,削减幅度达到81.3%,吨钢烟粉尘排放2.18千克下降到0.56千克,削减幅度74.3%。
钢铁行业与国外行业水陆运输不同,我们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目前钢铁货运量为40亿吨以上,颗粒物排放非常突出,占到钢铁企业自身总排放量20%以上。为加快优化运输结构,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沿江港口与沿海港口的联动。近期环资委还明确了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领域,“十四五”的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应用市场化手段,深度挖掘潜力,以工业园区,工业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节能诊断和改造,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继续组织实施节能的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项目处处长佟彦超透露,目前全国共有229家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已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另外重点地区165家,5.2亿吨粗钢产能也基本上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教授张欣欣,将钢铁行业节能增效的具体技术带到了现场,他精细地讲解了立式热回收焦炉和两段换热式焦炉,以及烧结和炼铁工序的改进,还特别介绍了利用氧气高炉鼓风的新技术应用趋势,引发了在场人员的浓厚兴趣。“低碳规划是基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院党委书记李新创一语中的。他指出中国钢铁的碳排放占全国15%以上,钢铁行业必须要度高度重视,按照国家的战略,特别碳是强制性指标,从体制、能源、技术都要改进。“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钢材消费及提高利用率、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这五个方面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任重道远,行业还处于最基础的阶段,达到高的低碳早得很。他坦言现在行业有环保队伍,没有低碳队伍,希望大家多多重视。
会议还就产融结合、银行业在钢铁低碳发展方面大有可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对接。
会议结束,记者还在为钢铁这一大宗产品的物流如何实现减碳而思索,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感觉到大宗产品物流的任重道远且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