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荟见解精华 明发展方向
——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稿件来源:李娜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原料贸易体系建设还需完善。一是运输通道建设,中国钢铁大宗原料远洋航线通道可替代性较小,且国内承运份额较低”,在2020年11月7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大连商品交易所协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对涉及钢铁原材料物流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如上见解。李新创认为,当前我国钢铁生产原料供应链脆弱、供应渠道不稳定的问题仍然突出,钢铁行业资源保障体系严重缺乏顶层战略规划、体系不完善。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挑战,他对我国钢铁原材料行业后续发展提出五个建议:一是坚持充分高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原材料高水平保障格局;二是完善价格机制和原料金融体系,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影响;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减少传统原料需求,增加替代资源的多元化供应;四是适度建立锰、铬、镍等资源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矿山高水平健康发展。
  本届论坛以“双循环格局下高质量钢铁原料保障体系”为主题,荟萃了宏观经济方面的专家以及钢铁原材料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从各个角度为下一阶段钢铁原材料发展走向予以把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发表了自己对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加强原料保障的思考。今年8~9月份粗钢进口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粗钢已经变成了净进口。王颖生指出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与常态下下游长期需求相匹配的产能规模是实现原料保障的前提,应做大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构建钢铁原料保障新格局,而且,钢铁生产和原料保障必须更高效、更绿色和更低碳。
  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执行经理赵宇生透露,交易市场将通过丰富冶金原料期货品种,服务钢铁业高质量发展。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冶炼原料处处长彭锋对中国电炉钢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近年来,中国电炉钢比一直在10%左右徘徊;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中国以外其他地区接近50%;比起美国68.4%、欧盟40.0%、韩国32.9%、日本24.2%的电炉钢比例,我国差距仍很明显。“十三五”时期,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发展较为迅速,中国电炉钢产量总体呈上涨趋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符合规范条件钢铁企业,共计拥有电炉近150座,近亿吨产能;电炉装备大型化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100吨及以上电炉数量大幅增加。今后,随着低碳发展提到空前高度,政策扶持力度日益增强,废钢资源供应量不断增加,中国电炉钢将以工艺、技术、产品、管理、业态等创新引领获得更好发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分析了我国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总体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炼焦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多年来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7%以上,焦炭出口最高年份超过1000万吨,炼焦技术装备出口到世界十多个国家,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未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仍需钢铁材料作为重要支撑。未来,规范行业管理,提高产业集中度,去污染以达到全流程系统优化,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完善能源管控体系,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增风分析了2020年国内铁矿生产运行走势,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2021年世界各国都将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入,包括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全面大规模投入建设,对发展和提升本国制造业的重视,这些都意味着对金属材料和钢铁需求的持续增强,世界钢铁需求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量预计将恢复至17.951亿吨,同比增长4.1%。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矿山处副处长张松波分享了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原料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本届论坛嘉宾演讲精彩纷呈,提升了参会人员对我国钢铁原材料行业走势的了解。对大家把握政策新要求、认清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提升原料保障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论坛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出席,来自中国宝武、鞍钢、首钢、河钢、攀钢、山钢、荣程钢铁、德龙镍业、石横特钢等钢铁企业,以及五矿、中冶、内蒙古大中矿业、大连商品交易所、中信期货、中非发展基金、力拓、日本铁钢联盟、奥登道夫、伍德麦肯兹等矿业及有色金属企业、金融机构、外资机构的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共计200余名。
  媒体广泛关注本届论坛,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冶金报、经济参考报、现代物流报、新浪财经以及路透社、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日本产业新闻社等20余家国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会议并进行采访报道。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荟见解精华 明发展方向
  本文所版面
【第 B1 版:钢铁物流】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