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
中国铁矿石进口超80%,钢铁原料安全面临挑战
稿件来源:澎湃
  本报讯 “中国的钢铁工业一直在争议中不断成长,谁也没有想到中国钢铁产量能破10亿吨。”在日前由钢铁行业资讯网站“钢之家”主办的“2021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高峰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如是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粗钢产量78159万吨,同比增长4.5%;生铁产量66548万吨,同比增长 3.8%;钢材产量96424万吨,同比增长5.6%。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10月曾表示,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超过10亿吨,同比增长3%至5%。2019年全年,中国粗钢产能则为9.96亿吨,同比大增8.3%。中国钢铁行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同时,其最主要的“粮食”——铁矿石却是一道长期难题。铁矿石是高炉炼铁原材料中最重要的一块,近年来一些钢企布局沿海,除环保考量外,进口铁矿石所需的沿海港口物流优势也是这些企业考虑的一大因素。
  2015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80%大关,随后居高不下。2019年,中国进口了10.69亿吨铁矿石,同比增加0.5%,仅低于2017年创下的纪录10.75亿吨,为历史第二高进口量。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石9.75亿吨,同比增长11.2%。铁矿石主要进口自巴西、澳大利亚。
  李新创认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原料供应链、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应加快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铁矿保障格局,稳定国内循环,促进形成海外循环。针对稳定国内循环,李新创建议,国内企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基地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六化协同。在国际化方面,李新创举例,应继续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建立境外矿产资源保障基地,创新海外矿业投资模式,实施“集团军”走出去。
  而在促进形成海外循环方面,李新创建议,放开优质再生钢铁料的进口,缓解国内保障不足;实施国家资源战略,全方位服务企业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培育国际级矿业投资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产业链模式实施“走出去”;以行业为主导,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系统;针对境外矿山开发设置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矿山开发基金等,对“走出去”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李新创同时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通过内外矿共同利用,形成战略供应链、保证一定权益矿比例,加强海外多资源基地建设,针对附加值高的短缺矿种建立资源储备制度,加强铁矿运输通道风险防范,利用并完善原料金融贸易体系及相关衍生品等路径,“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资源保障渠道。”
  当然,短期之内中国钢企主要“粮食”依赖进口仍难以破局,“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进口矿的高度依赖局面不会改变。”李新创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影响极大。11月30日,62%铁品位的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达130.95美元/吨,这距离今年年初的93.2美元/吨已上涨超过四成,成为今年表现最亮眼的大宗商品。(澎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铁矿石进口超80%,钢铁原料安全面临挑
  本文所版面
【第 B1 版:钢铁物流】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