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定价机制不合理的问题由来已久,10年前长协制度破裂后,基本以指数为主。但从目前来看,特别是2020年12月初以后,由于供应偏紧,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远远超出行业预期”。1月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中钢协新闻发布会上,对铁矿石问题再度发声。他表示,亟须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完善铁矿石定价机制,加快完善铁矿石期货相关规则和制度,要治标、更要治本。
清理需求、矿商、资本市场等推助涨价因素
骆铁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在期货市场增加交割品种。骆铁军认为,实物交割是抑制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的重要制度保证,是期货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当前铁矿石升贴水使用过时的固定价不合理。中钢协正在推动大商所采用动态升贴水方案,使铁矿石期货便于交割。而后大商所发布了《关于铁矿石期货新增可交割品牌及调整相关升贴水等事项的通知》,增设4个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调整了固定升贴水级差。
二是国际主要矿山增加铁矿石现货投放量。“希望国际主要矿山向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铁中心)和新加坡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GlobalORE)规律性地增加现货投放量,减少线下招投标,使铁矿石价格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骆铁军建议。
三是北铁中心加大成交量。2020年,北铁中心铁矿石成交量突破6200万吨,同比增长89%;平台会员企业达到460余家,同比增长115%,成交量及会员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而往年北铁中心年成交量只有3000万~4000万吨。这与去年河钢集团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矿石超市在北铁中心上线有高度关联。”骆铁军认为,“如果北铁中心的成交量足够大,甚至能超过1亿吨,钢企和矿山就可以采用其价格作为长协的直接参考。”
骆铁军认为上述建议是解决铁矿石定价机制难题的治标措施,想要治本,仍需增加铁元素供给。
增加铁元素供给是完善定价机制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多次提出加快矿山建设。骆铁军表示,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要从提高铁素资源供给方面发力:
一是放开废钢进口,加大对国内废钢资源的利用力度。放开废钢进口在去年末有了重大进展,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再生钢铁原料》(GB/T 39733-2020)国家标准,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此举有利于我国钢铁行业从国外进口合标废钢,进而增加铁元素供给。
利用好国内废钢资源并做好配套政策。骆铁军建议,要加快解决废钢税收问题,将增值税退税比例由30%提高至70%以上,解决废钢企业增值税无票可开问题,统一所得税核定方法,明确企业自制凭证作为有效的记账凭证,或由税务机关统一制定收购凭证用于现金支出的成本核算等。在进口废钢方面,取消目前2%的废钢进口关税及相应的进口增值税。
二是加快开发国内矿山,为国内铁矿企业降税。目前国内矿山税费占收入的比重为17.2%,涉及税费项目有24项,负担较重。此外,各地对矿山开发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新建矿山的审批难度较大、程序较为复杂。“在此情况下,自有矿山占优势的钢铁企业,想继续扩大国内矿山投资的难度也非常大。因此,中钢协也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要加快扩大国内矿供给,将增加国产铁矿石供给作为补短板的措施之一;要降低铁矿企业税费负担,加大对国内矿山开采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清理各地不合理、不科学、限制国内矿山开发的相关规定,加快和简化新矿山开采的审批流程等。
三是支持加快海外矿开发和扩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铁矿石每年产量约1.6亿吨,占进口矿的比例仅为13%。骆铁军预计,在国家宏观综合施策的作用下,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将进一步提速。
据骆铁军介绍,目前西非西芒杜铁矿项目进展顺利,国内几家钢企正在与相关方积极沟通、参与建设,相关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中。此外,在西澳也有相关矿山项目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