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智造上海”:助力“长跑健将”加速跑

  大到腾空而起的飞机,小到方寸之间的芯片,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版图上,上海是不可或缺的一极。
  未来五年,上海制造业将有哪些新作为?近日发布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新蓝图:
  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实施加快产业数字赋能等10项主要任务、力争工业投资规模累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滚动培育5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
  一连串的数字,定义了上海先进制造业的“时空坐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长期以来是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从2018年上海提出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到2021年发布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再到《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一个个无缝衔接、重磅加码的规划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注入了“最强动力”,也将助力上海这一“长跑健将”跑得更快、跑得更好、跑得更远。
  在上海“四大品牌”战略中,“上海制造”一直被寄予重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抓牢关键核心技术、高端产业集群、过硬质量品质三个环节,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高地,大力推动“互联网+制造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全新制造生态系统,推动传统制造模式转型。
  四年来,“上海制造”正成为新时代高质量、高品质的代名词。在新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座谈会上,李强再次指出,要把高水平科技创新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攻方向、鲜明特征和关键所在,加快形成和放大科技创新优势,加快培育和集聚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作出更大贡献。
  ——回眸历史,“上海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取得的成绩历历在目。
  走进香樟林立的闵行江川路,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上世纪,世界上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这里诞生,挺起了新中国的“工业脊梁”,也种下了上海制造业的种子。
  这台万吨水压机从投产以来,满档工作至今,是上海制造名副其实的“钢铁劳模”。
  传奇背后,是一部上海制造业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转型史、发展史,而这也是属于中国制造业的时代传奇。
  最近五年间,上海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在民用航空、高端装备等关键战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发展,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总部机构、龙头企业、功能平台等。
  2020年,上海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5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上海生产总值比重达25%,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
  数字只是一个缩影。在上海行走,从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中,可以感受到上海制造业的强劲脉搏。
  东海之滨,蓝绿涂装的国产大飞机C919一跃而起,直冲云霄。目前,中国商飞ARJ21新支线客机已投入市场运营,C919大型客机多地同步开展密集取证试飞。
  芯片领域,上海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从28纳米向14纳米的跨越。从材料装备、芯片设计、制造代工到封装测试,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上海已经成型。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2071.33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国的23.41%。
  无论飞机还是芯片,都是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的行业。仔细盘点上海制造业的家底会发现,“赚快钱”的行业似乎一直不太适合上海,不少国家真正“亟需”的战略力量,都默默在上海耕耘了数十年,诞生了一大批“长跑冠军”。
  根扎得深,才能行得稳、走得远,这是“上海制造”的基因,也是上海鲜明的城市印记。
  在多次会议上,李强都反复强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问题,同时强调上海应在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层次上多做文章,并提出具体要求。这些,不仅体现了上海的战略使命,更是一种战略定力。
  ——展望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既考验上海制造业的韧性,更考验产业部门的定力。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有所为,有所不为”,既需要担当,也需要智慧。
  在发展重点上,《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明确指引,构建“3+6”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是发挥三大先导产业引领作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是中央交给上海的战略任务,要加快落实三个“上海方案”,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019年“上海方案”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倍增。
  二是着力打造六大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推动制造向服务延伸,加强产业细分领域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此外,前瞻布局下一代通信、类脑智能、新型生物制造、氢能高效利用、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说,上海将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开展民用飞机制造、高端医用材料等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熟悉上海产业发展的,会一眼看出“3+6”和上世纪末上海的重点工业行业有重叠、也有延展。这既是对既有优势产业格局的巩固,更是面向未来的提升。
  “三大先导产业是先锋队,六大重点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集团军’。”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上海会成立一支覆盖全市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服务专员队伍,打造“铂金店小二”。
  “坚持做难却正确的事”,这对于产业规划部门而言,是非常有挑战的,需要一种时刻自我加压的定力。
  方向已明,决心已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发展保障,加强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和企业服务,加大各类要素资源支撑,着力实现“五好五不缺”: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8500亿元大手笔关心你的“小目标”,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壮大新产业。
  根据《规划》,上海力争“十四五”期间工业投资规模累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依托“3+6”产业体系,由“点”及“链”及“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壮大新产业。
  中国芯:以自主创新、规模发展为重点,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产业链能级,成为上海的“任务”,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高地。
  创新药:生物医药领域,上海已有15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企业上市总数约1/4。
  电动车:上海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到2025年,建设完善的智慧出行生态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出行服务高地。
  智能造:根据“十四五”规划,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台/万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新材料:推进3D打印专用高分子材料、陶铝新材料、金属粉末等专用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前沿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时尚潮:到2025年,上海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打造国际国内原创设计首发地、“设计+”新业态新模式策源地、设计产业转化高地。
  风已起,帆已扬。擦亮制造名片、振兴实体经济,上海奋力向前。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造上海”:助力“长跑健将”加速跑
  本文所版面
【第 A3 版:专题】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