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港口各有各的拥堵 比港经验或可借鉴
□张俊勇 以美西两港(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为代表的美国港口拥堵已经众人皆知:祖父辈的基础设施、花样百出的制度掣肘……一起造成了目前的困局;欧洲的问题在于——走欧洲航线的大船需要挂靠多个港口才能完成卸货。一个国家的防疫措施就会牵连他国,造成“一港堵港港堵”;另外,欧洲的人力是真的不够…… 就连有中远海运集团背景加持的地中海东部比雷埃夫斯港(比港)也在11月底12月初受牵连形成拥堵高峰,好在比港很快走出困境。据消息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透露:“截至12月16日,锚地存留3艘干线船、5艘支线船,随着圣诞、新年临近,预计2022年元旦后可以基本解决问题。” 自2010年以来,比港仓储规模和集装箱吞吐量基本上每年翻一番,让希腊重新找到了战略要地的感觉。“当我沿着两边的中间地带开车经过时,一眼就能看出希腊人更希望在哪边工作:左边是陈旧老化的橙色脚手架,右边则是恢宏的蓝色中远集装箱码头。”全球顶级战略家帕格拉·康纳在《超级版图》中对比港不吝溢美。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国家只有56个。这使得中国对全球供应链更加重视,也在其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康纳坦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主要提供者。 全球供应链互联程度的加深弱化了国家概念,形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全球化社会:数百年前,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等伟大工程改变了全球航运和贸易版图;2013年,土耳其横穿马尔马拉海的隧道建成,使土耳其从欧亚碰撞之地变成了欧亚互联之所;若日本通往库页岛和韩国的隧道可以修通,那它不再是岛国……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历史的曲线足够绵长,但其走向是互联互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