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需要信任支撑
稿件来源:马敬泽
□实习记者马敬泽 信任,从古至今都是维系商业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受疫情影响,我国消费迎来了一系列挑战,想要重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对商家的信任。 消费心理的变化使信任关系更受重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价廉”,而更多要求“物美”,疫情冲击不会削减人们对日常消费的需求,反而会让其消费行为更多的回归理性,选择具有良好口碑、过硬质量的产品。例如美的电器,尽管价格受到争议,但在京东618家电销量榜仍处在第一名,这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所造就的。同样,在京东“618”最为亮眼的格力、苹果、小米等品牌都是凭借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和长期积累的品牌信誉取胜,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消费者的信任对商家品牌效应的打造至关重要。消费者的信任与否关系着商家的信誉,既能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收获成功,也能让一个声名远扬的品牌跌落神坛。今年“315”,只因一起“酸菜丑闻”,康师傅的诸多产品便陷入滞销,多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也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同为面制品企业的白象则依托抽检合格率100%的产品质量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618”天猫速食方便面品类销售额的第一名。信任对商家品牌效应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消费者对商家的不信任,会导致更深层次的信任缺失。今年,京东“618”实现了3793亿元的成交额,但伴随着成交额不断上涨的,还有用户投诉和发起退款的数量。中消协数据显示,6月1日~20日,共采集到与“618”相关“消费维权”信息3484万余条,其中,“小米智能电视屏幕脱落”“东方甄选水蜜桃腐烂”等事件更是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618”的战绩固然耀眼,但无法有效解决的价格欺诈、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也在不断消耗着用户的信任,使用户对长期以来树立的“购物节物美价廉”这一印象愈发怀疑,阻碍消费的复苏。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无疑需要商家与平台的相互督促与共同努力。 许多商家仍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一点瑕疵不会受到消费者的过分苛责,但他们应认识到,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不断提升,维权手段也更加有效。消费者在网络上的一句抱怨,甚至吐槽都可能会点燃维权声讨的熊熊大火。若商家在经营过程中一味谋求价格优势,不顾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结果就只能是以一时的盈利,换来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本身的不信任,使自身的信誉与口碑遭受严重损失。 我国如今正处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消费尤为重要。而促进消费不仅要让消费者有能力消费,也要让他们买的放心,买的安心,以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支撑我国消费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