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裴昱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变得尤为重要。
  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10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提质升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10年间,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信部数据显示,10年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王伟介绍,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国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恢复增长的态势。去年,我国制造业增长了9.8%,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长了2.8%,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和制造业比重的回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充分展现出我国制造业规模大、体系全、韧性强的重要优势。“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这种体系完备、配套完善、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优势在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王伟说。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的产品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工信部数据显示,10年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创新突破
  10年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落地。这些重大装备、重大工程背后,离不开基础材料、基础软硬件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在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同时,坚持目标导向,以市场应用验证技术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促进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有产品、市场认、用户用”的良性循环。
  从创新投入上看,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任爱光表示,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降低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励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0年来,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从0.77%提高至1.41%。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中国10年间组建了2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设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23家,累计遴选125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任爱光透露,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
技术攻关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任爱光告诉记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培育出一批传统行业+AI的典型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产业监测效率和设备利用效率。
  为实现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卡脖子”问题,工信部较早提出了“揭榜挂帅”机制。这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任爱光表示,以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为抓手,发现和培育优秀企业,竞争产出一批优秀产品,联合国家药监局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题揭榜工作,调动行业资源和企业积极性,构建研发—产业—应用“快车道”。组建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鼓励高校、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截至6月底,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全国建成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数据集建设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任爱光介绍。
  他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先导区作用,通过揭榜挂帅等手段,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融合应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强化关键核心
  本文所版面
【第 B4 版:装备】
«上一版 下一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