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实习记者张旭
11月17日上午,以“赋能产业高质发展,促进经济深度融合”为主题的“科技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
论坛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做了题为《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思考》的演讲。
欧阳劲松表示:“要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智能制造将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对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破解产业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制造将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生态资源协同优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智能制造能够有效提升供给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生产制造与庞大细分市场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和动态匹配。智能制造通过推动企业‘两提升三降低’,成为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手段,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带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欧阳劲松说道。
会上,欧阳劲松引用了《智能制造发展行动规划(2016-2020)》中关于智能制造的概念,让大家对智能制造有了更深刻理解。“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他认为,智能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
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欧阳劲松的观点是应该从“制造知识”“制造载体”“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
他指出:“制造知识是智能制造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知识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将基础工艺、业务流程、专家经验等经过数据积累、信息提取、算法优化、迭代形成供给技术,覆盖设计方法、生产管理、服务全流程的模型、算法、规则、策略等。”
第二个方面是制造载体,这是制造业智能化管理及先进的关键。欧阳劲松强调,智能制造需要制造到物质的载体,包括单元、车间、工程企业、互联企业等。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旧工厂的升级改造,需要借助制造载体进行规划布局。二是对于工厂本体来说,不同层次的制造载体由各种装备、软件、网络平台组成,要通过CPS的技术手段实现本体里边的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形成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制造手段是支撑上述实现的核心,同样也是智能制造进行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从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保障出发,智能制造的实现,必须依靠先进的制造技术手段和工具,包括装备、软件、网络平台等,而这些装备软件网络平台要达到开放化、软件化、集成化、平台化、智能化这些特点。”欧阳劲松说道。“当然,推动制造知识、制造载体、制造手段的形成与建立离不开赋能技术,这就包括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欧阳劲松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