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子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文称,“有网友根据个别快递公司发给合作商家的停发站点表格,得出目前快递全国网点‘大面积停摆’的结论不实”。同时,官方也坦言,“确实有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网点封停”“确实有部分快递网点和从业人员作业存在受限情况”。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快递”变“慢递”,“大动脉”遭遇的“物流梗阻”不难被想见——近期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通报,部分地区进一步收紧交通物流疫情防控措施,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货车通行层层加码、“一刀切”过度通行管控问题,还有部分邮政快递基础设施被关停,使得“微循环”也面临不小的“末端梗阻”。
保物流就是保防疫、保民生、保经济。“快递”变“慢递”、“坦途”变“堵途”,伤的是疫情防控初衷、寒的是老百姓的心、降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举足轻重,“保通保畅”势在必行。
让物流尽快“流”起来,让快递尽快“快”起来。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明确提出,“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好“疫情要防住”与“经济要稳住”的关系提供了指导。近期国家邮政局针对民生热点召开保通保畅工作会议,调度多家重点邮政快递企业,就打通当下“物流梗阻”作出了比较明确和具体的安排。一系列顶层设计与重要部署守护着道路上的通达与安全。
打通“最后一公里”,重在抓落实、见实效。放眼全国各地,浙江创新服务举措,把“违规关停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工作”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黑龙江审定印发《防疫封控期间邮政快递业运营操作指引》,详列疫情发展不同形势下的快递基础设施治理场景;重庆对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实行通行证“应办尽办”,累计共办理8万多张有效证件……打通“物流梗阻”不仅是为道路疏堵,也是为消费者解忧,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