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相关配套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 王晶 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这次商业首飞对C919来说具有从“产品”到“商品”的里程碑意义,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919实现商业首飞提振了中国民航产业的发展信心,我国航空相关配套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中国已正式进入世界大飞机生产的市场竞争 大飞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国产大飞机的运行,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进入世界大飞机生产的市场竞争中,更是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迈向了更高的台阶。”郭庆分析,同样也意味着在高端制造业的产品中,中国制造也能与世界大型企业形成竞争并脱颖而出,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2023年4月27日,海航航空集团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签署百架飞机采购协议,其中包括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向记者表示,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对C919飞机的商用市场前景极为乐观和信心坚定,争相签署采购协议,力争更早拿到交付飞机并投入商业运营。 綦琦称,随着C919商业化的开启,万亿级大飞机产业链正蓄势待发。“C919订单的持续增加其实是考验中国商飞的交付能力,更具体是中国商飞对C919全产业链核心要素资源的整合和协调能力。”綦琦分析,大飞机产业链受益程度将由中国商飞的年度产能及交付进度最终决定。在确保航空安全运营和运行高可靠性的基础上,稳妥推进提升大飞机零部件的特别是核心系统和部件的国产化率将是下一阶段重点。 綦琦认为,C919国产化程度的提升必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商飞的交付数量能力、交付稳定能级和自主可控程度。 飞行器配套制造等相关行业订单量或将激增 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后备受客户关注。据介绍,根据航空业界国际惯例,一款机型走向成熟和大规模商用,还需要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后多年的持续优化提升。记者了解到,未来中国东航将与多方合作,致力于高质量、精细化运营C919,助力将C919打造成全球业界认可的成功机型。“从5月29日开始,C919机型将投入上海虹桥到成都天府航线进行常态化运行,后续随着该机型的陆续引进,C919还将被投放在更多航线上。”中国东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德华表示。 长城证券研报认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大飞机项目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等特点,发展和研制大飞机项目能够有效地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推进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化进程,全面带动我国航空产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