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结政产学研 赋能现代物流
□ 吴志华 (一)江苏物流业优势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物流大省,逐步形成了以枢纽经济为牵引、多业融合发展的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规模效率指标全国领先。需求规模稳定增长。2022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全国11.9%。江苏省公铁水空完成货运量29.2亿吨,比上年下降4.8%;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4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物流效率持续提升。2022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7%,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 运输结构优化增添活力。内需驱动的民生物流提速发展。2022年,江苏省快递业务量达87.1亿件,增长1.2%;业务收入1059.5亿元,增长5.8%。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现。2022年,江苏省水路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0.4%、6.1%,占综合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比重分别提升至42.3%、72.7%。多式联运蓬勃发展。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和内河主要港口基本实现疏港铁路进港,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路集疏港比例达95%以上;新建2个综合货运枢纽,总数达32个;集装箱公铁联运量、铁水联运量分别达117万、9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和30%;“打造淮海经济区联通‘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内外贸集拼集运铁河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入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入选项目增加至5项,居全国前列;累计开通多式联运示范线路116条。 平台主体建设成效显著。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先后成功创建了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苏州(太仓)港口型、连云港港口型、南京空港型4个国家物流枢纽和苏州、常州2家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运河宿迁港和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现代物流“金三角”的联动发展建设加快;持续推进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作,江苏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72家,6家入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市场主体集中度稳步提升。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江苏省4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达288家,稳居全国前列。 智慧绿色彰显潜力。一是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江苏省网络货运企业累计整合车辆数和上传运单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三,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二是绿色物流取得新进展。江苏省6个城市入选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居全国第一位;4个数字交通项目获评年度智慧江苏重点工程、数字江苏优秀实践成果;发布5大类别22项数字交通技术需求清单,建成全国首家交通“数据超市”。三是物流新基建不断完善。建成83公里数字化高速公路,135公里智能网联道路,275公里普通国省道“科技兴安”示范路;太仓港建成江苏省内河和沿江首个堆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后,全省率先建成海江河全覆盖的港口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苏州港太仓四期自动化堆场、南通港吕四港区集卡无人驾驶、南京港龙潭港区智能化轨道吊等智慧港口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建成2500公里内河干线航道电子航道图,启用全国首个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29家港口企业获评“江苏省星级绿色港口”,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正式投入运营。“五通”服务不断增强。国际航运、航空能力逐步提升。江苏省集装箱近远洋航线89条;2022年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973列,在飞国际客运航线13条、货运航线10条;首家本土货运航空公司京东航空投入运营。国际物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拥有13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1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二)江苏物流业劣势 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亟待优化。物流枢纽多而不强,集聚辐射效应发挥不充分;设施联通不畅、多式联运占比偏低、标准化水平不高亟待解决;物流网络总体仍然呈现“城强乡弱”、内强外弱状态,县域物流网络亟待加强,国际物流布局存在短板。 物流服务质量效率仍需提升。物流全链条效率低、成本高、综合效益不显著问题突出;个性化、高水平物流供给依然不足,全程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本土“链主型”企业较为缺乏;应急物流保障、民生物流品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路运力相对过剩,铁路运力相对不足。 智慧绿色创新生态亟待激活。物流主体创新动力不强,资金、技术、人才瓶颈依然存在,对新技术新业态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度不够;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公共信息资源共享还需推进;在技术应用、产学研协同、智慧化改造、绿色物流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以数智物流为主抓手的降本增效综合改革仍需加大力度。 现代物流治理期待走深走实。物流行业治理方式仍较为传统,与物流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规则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对滞后;治理合力不足,行业信用体系、统计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行业组织深度参与行业治理的力度不够,完善政府决策、引导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的作用发挥不显著。 (三)江苏物流业机遇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江苏物流高质量发展赋予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为我省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物流业发展迈入枢纽能级加速提升期、物流体系关键成形期、物流主体国际竞争力培育期,要紧扣“强富美高”的总目标总定位,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发挥现代物流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高效能支撑国家战略为江苏物流业开放协同发展创造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多重战略叠加交汇,为江苏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加强区域协作和创新协同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为江苏物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广泛应用,将形成人员、设备、货物等全覆盖、广连接的物流互联网,为江苏推进物流作业、技术、业态、模式和管理的全面创新提供新动能。 (1)顶天立地的规划师 一是战略谋划。发挥高端智库引领作用,秉承“立足产业、客观公证、科学创新”的原则,在咨政建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标准编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专家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江苏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顾问咨询。开发和整合专家资源,拓展具有高端知能、显著价值、产业推动的咨询服务项目,为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为物流企业、物流基地等项目论证、认证、评审等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 三是创新引领。跟踪前沿科技,引入先进理念,促进产业创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讲座、高端沙龙、产品推广等工作,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政产学研的大红娘 一是政策科技鸿沟填埋。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重要问题,充分利用专委会的专家特长,寻求解决信息不对称、供需两端沟通效率低、科研方向与政策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的思路,助力好的成果、好的产品、好的思路跨越科技鸿沟,走向市场。 二是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和耦合发展,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为智慧物流、智能供应链、现代物流装备等,面向未来的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建议。 三是物流链创融合促进。以自身为平台加强跨领域与跨行业交流,通过政策宣导、标准宣贯、产学研对接等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将现代物流制度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助力江苏省现代物流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的跃升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