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嫣然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即将启动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现场推进会,交流经验成效,明确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会议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布局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还在沈阳联合举办了“国资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会后,中央企业与东北三省一区举行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合作项目达到111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涵盖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蓄势待发,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国资委在东北召开改革推进会,表明了继续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决心。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核心要义,国企改革发展新的一页正在渐次展开。
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有关中央企业,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及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变革、专项改革行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位于黑龙江的龙煤、农垦、森工“三大集团”通过国企改革,使其有效发挥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龙江森工集团完成政企合一体制向现代公司制企业快速转变,企业共移交2151项政府行政权力,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森林覆被率、公顷蓄积“四连增”。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当前发展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有企业包袱重、历史欠账多,存在市场化机制不足、缺乏活力动力等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入各类优质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央地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促进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也认为,与其他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相比,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尽管前期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痛点与堵点,也需要继续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之前,国资委专门召开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现场推进会,或意味着东北地区将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在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之前,推进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意味着东北地区国企改革还有很多硬骨头,还有很多痛点、堵点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这也透露出另外一个信号:东北经济的复苏发展,需要国企为其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国有企业需要在东北经济振兴中挑大梁、当主力。”刘兴国说。
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当前,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均在抓紧研究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刘兴国表示,刚刚结束的三年国企改革行动,帮助东北国有企业实现了布局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展,但与改革目标以及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还存在一定短板。所以,此次会议提出了三大改革任务: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黑龙江省国资委主任王智奎表示,要抓紧研究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制定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要求又符合黑龙江省国企实际、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纵深推进省国资国企改革。
王智奎表介绍,黑龙江省同步谋划了地方国企振兴专项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为重点,坚持对标一流企业,不断强化黑龙江国企的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战略支撑力。
吉林省国资委主任张志新表示,当前,吉林省主动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围绕吉林“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谋划国资国企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兴企、金融助企、项目强企”战略,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强基固本、稳中向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布局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也已成为改革的重点。辽宁省国资委主任孟华强表示,将把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首要关键一招,制定省属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拟推动14家省属企业重组整合至10家左右,形成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国家出资企业格局。牵头辽控集团、金控集团与央企共同发起设立辽宁振兴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以股权投资基金带动省内优质项目投资,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主任许振山也表示,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围绕八大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聚焦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四个一批”建设,即整合重组一批、组建设立一批、做强做大一批、推动上市一批。
刘兴国建议,未来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发力:一是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集聚资源聚焦主业;二是引导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深化布局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链意识,加强与本地企业人的产业链合作,加快完善区域产业链生态;三是优化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机制,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以持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价值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