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宗物流转型升级“三步走”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副会长 张签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的五年里,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理解,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大循环,都离不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支撑,换句话说,都离不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大宗物流供应链的做大做强。 制造业与大宗物流须联动发展 大家知道,制造业与大宗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即所谓“两业联动”)。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制造业与大宗物流业联动发展一是有助于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转移风险;二是有利于物流业了解物流需求,改进服务模式,推动社会化发展,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作为大宗物流的标志性工具,大宗物资集装箱近年来得到了各方的密切关注,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就。2022年,我国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速达到4.7%,铁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大宗物流相关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以前我们较为依赖的公路货运量则在近几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这固然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运输结构的调整、运输模式的转变。 由于大宗物流货值总体不高,所以运输成本在总货值中占比很大,因此,大宗物流对于运输效率的提升与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社会物流运行成本保持稳步下降,传统物流行业也逐渐向数字物流“蝶变”;但部分领域高耗能、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如3.8万亿规模的整车物流市场,大宗物流占比在60%以上。 大宗物流及供应链行业近年来已逐步从传统贸易商模式向供应链服务商模式转型,贸易属性减弱,服务属性增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关联度逐步降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集群供应链物流的环境下,全球的分散制造、经营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已不能使制造企业仅靠制造能力的增长来获得最大利润,大部分制造企业已将物流能力的高低视为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各大宗物流行业头部货主纷纷启动集团级大宗物流战略,投身大宗物流平台建设。大宗物流平台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平台将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可信赖的物流服务。 传统大宗物流的三大行业痛点 ——大宗物流公路运输面临流程繁多、信息化程度低的痛点。如传统大宗公路运输过程中,不断涌现出运输价格不对称、车货发布信息分散不透明、车辆空载率高等问题。司机和货主之间缺乏相互信任,货欠款难以追究,双方利益得不到保障的现状也进一步阻碍了车货间的匹配。 ——大宗物流公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程度低,发货人需要通过信息部确认承运物流公司或车辆,寻找运力效率低。由于双方大多是一次性合作且往往凑不成整车,运输成本高。物流运力供给和运输需求的链接中间环节长,运费从货主方经过层层转包流程,司机利益难以保障。 ——大宗物流公路运输整体市场大而散、碎片化程度高。大宗物流公路运输采用中介模式为主,由信息部和货主承担找车、派车和结算的功能,信息部大多规模不大,以个人或小团队为组织形式,这种模式导致行业管理效率低。数字化随着数字化经济在各产业迅速崛起,大宗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一环,将被数字化技术赋予更多的可能,以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将成为数字化浪潮的必取之地。大宗物流作为链接传统生产制造的过渡地带,天然就是数字化技术推进的前哨。而信息化不对称一直是影响大宗物流行业发展的拦路虎之一。电商物流中,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已达到88%以上,而在大宗物流中,车货信息尚不能有效匹配,形成各种“信息孤岛”。大宗物流活动规模大、范围广,为有效沟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亟须构建网络交易和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大宗物流的市场发展空间 ——对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效率是制造业的生命,也是大宗物流的生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大宗物流企业对时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成品带动原材料,库存带动运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需定产,逐渐压缩库存,将成为大宗物流发展的趋势。 ——贸易与物流紧密融合,供应链金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环节。大宗商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做大宗商品物流的企业仅靠做运输和仓储利润很薄,多数大宗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业务的同时,都伴随着贸易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存在,而且越来越成为物流企业超过一半比重的营收构成,企业能不能生存,供应链金融成为重要因素。 ——货物和客户集中。大宗物流是一种基于大规模运输的服务,主要是将客户大量的货物批量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大宗物流供应链企业主要围绕生产资料,为制造业/贸易商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服务,即将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嵌套在上游采购供应,中游生产加工,下游产成品分销的全链条中,包括从大宗商品的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分销、物流交付等各环节。大宗物流一般只提供长途运输服务,比如从一地到另一地之间的运输。而该种物流服务类型的优点在于其装载量大、地域涵盖面宽,比单纯的公路运输的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在大型物流项目中,选择大宗物流会受到更多企业的欢迎。 ——大宗物流供应链市场规模巨大。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宗商品的产出值大约在10万亿~20万亿美元,占到世界GDP的20%。我国大宗物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0万亿元到现在的几百万亿元。可以预见到,疫情后我国很有可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内循环”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主体,大宗物流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将成为“内循环”的关键主体。如对于制造业客户来说,原本需要内部设立多个供应链相关部门、对接外部多个供应商(以钢厂为例,需要分别对接海外矿山、国际海运企业、港口货代、内陆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下游分销商以及资金方银行等)。而大宗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服务集成商,本质上是作为服务“批发”平台帮助客户实现供应链集约化,并非仅是单一环节的降成本,而是集合客户的需求统一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获取更低的商品采购价格,向物流供应商获取更低的仓储费与运费,向资金供应方(银行)获取更低的利率,同时基于自身广泛的采销网络与信息触角更有效地进行商品价格管理(套保等),并且还能帮助客户节省对内多部门间的沟通成本。 ——传统的大宗物流转型升级将成为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大宗物流供应链平台已成为新的赛道。该平台的核心价值是助力制造业系统性降本增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集群供应链物流的环境下,全球的分散制造、经营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已不能使制造业仅依靠制造能力来获得最大利润,大部分制造企业已将物流能力的高低视为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大宗物流数字化基础逐渐完备,各大宗物流头部企业纷纷启动集团级物流战略,投身数字化物流平台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大宗物流平台将成为今后10年最重要的赛道。 建链-补链-强链:大宗物流转型升级的三步走 ——建链。2021年,商务部等九部门就联合印发了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包括大宗物流在内的畅通高效、协同共享、标准规范、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大宗物流和中小物流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地域覆盖范围、运输效率上。由于大宗物流主要是针对大规模货物批量运输的服务,所以覆盖的范围也会比中小物流要更广,因此,在服务类型的选择上,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来进行灵活的选择。对于大型物流项目,大宗物流更加有价值,在大宗物流服务的选择和建链上,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灵活的进行选择,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补链:大宗物流供应链模式提供的是商品采购分销、仓储运输、加工、融资、产业咨询等供应链环节的集采集供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个环节系统性、综合性的成本下降,从而分享供应链整体价值提升带来的增量收益/利润。因此大宗供应链企业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壁垒就在于系统性的降本增效能力,其背后是规模优势与针对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金融等每个环节的集约化服务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便是基于业务规模与集约化能力所带来的产业链上下游议价权。在此基础上,大宗供应链企业将逐步实现由“传统贸易商”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并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向“产业链运营商”探索。以全链条运营收益为导向,在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基础上补齐全链条运营收益模式。通过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一体化运营,发挥专业化运营优势和规模效应,大幅降低边际运营成本,获取运营收益。 ——强链:把大宗物流供应链做大做强,将深入开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企地间等的合作,形成产业聚合优势;同时积极协调推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针对产业链暴露出的一些缺位、短板问题,精准施策,着力打通产业链堵点、痛点,补上断点,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企业要解决物流运输、资金周转、消费下挫等难题,助力大宗物流全产业链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