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龑
作为农产品进城的“大动脉”,冷链物流一头连着“菜园子”,一头连着“菜盘子”,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好载体,也是产业富民的好抓手。因此,打通产地“最初一公里”和销地“最后一公里”,补齐产销两端短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初一公里”是农产品流通的起点,也是冷链物流建设的重点。在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增强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可以降低产后损失,通过择期错季销售、分级分类处理等措施,提高销售价格。“最后一公里”则是农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段距离,也是整个供应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产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新鲜度和质量,这就需要冷链物流提供适当的温度控制和监测,以确保产品在“最后一公里”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
打通“两个一公里”,关键要优化冷链设施布局,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一方面,可依托龙头企业、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冷链仓储设施,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构建产地移动冷链物流设施运营网络,促进“最先一公里”产地预冷;另一方面,引导城市商业街区、商圈、农贸市场共建共享小型公共冷库,推进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加快对冷链快递配送设备、服务体系的研发和运用,扩大城市冷链网络覆盖范围,推动“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
总之,补齐城乡冷链物流建设短板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水平、增强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两端发力、科学规划和建设城乡冷链物流网络,才能助力农产品更好地从“最初一公里”走向“最后一公里”,为消费者提供“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头”的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