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彦辉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为我们下一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目标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三个基本方向中,智能化居于首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看,智能制造是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机遇的重要途径。当前,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交叉融合,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入融合,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变革的主要方向。产业智能化将会进一步释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向自感知、自学习等方向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开辟更多新赛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制造领域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以及超大市场规模,为发展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智能制造的应用规模全球领先,各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
智能工厂近8000个,其中,2500余个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建设了209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带动工业产品迭代速度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推动
新型制造模式从概念框架
不断走向落地实施。同时
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推进现代化产业体
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前沿
技术缺乏系统布局、供给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应用规模推广深度不够等现实挑战。
开展前瞻性技术布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智能制造的实质是一种新的先进生产方式,它重构了制造业形态与模式,推动制造业发生巨变。为此,必须在生产方式上加强布局。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打好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通过聚焦产业链短板,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进工艺、材料等基础性技术研究和智能传感、人机协作等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要积极探索未来发展模式和方案,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商业范式深刻变革,着力于发展敏捷、高效的生产方式,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分享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注重场景驱动,开展多层次示范应用。智能制造技术重在应用,要通过拓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细分行业,围绕制造全流程,基于企业、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挖掘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着力培育一批面向行业场景的新模式新业态解决方案。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鼓励条件好的企业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核心业务的优化管理和自主决策。面向中小企业和重点地区开展多层次应用推广,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强化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探索“链式”数字化转型模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夯实发展基础,提供全方位支撑和保障。加快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推动建设智能制造合作伙伴,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标准化、易推广、自主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围绕关键技术,积极修订满足市场需求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推进标准的应用试点,对试点进行动态监测,积极对关键国际标准进行前瞻布局和研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先进制造业,营造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普及、智能化提升的良好生态。(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所智能制造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