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需要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
□ 王雅洁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新质生产力”。 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国央企培育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给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抓手,“增强核心功能”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表示,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将改革任务细分为“功能性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无疑也是找准了改革的牛鼻子。本次会议将“增强核心功能”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面,也释放了“功能性改革”优先的信号。 祝波善认为,本次会议将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面,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国家战略。他说:“现阶段,国央企需要的核心功能是促进科技创新,布局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增强产业链的控制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则主要基于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 从“功能性改革任务”和“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两方面来看,祝波善认为,下一步,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国有企业需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基于这样的定位和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在自身的产业布局、科技投入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当前阶段,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增强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引领,强化民生幸福保障。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主要围绕技术创新来构建与提升,要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立自主自强。” 刘兴国认为,在功能性改革方面,关键目的是增强核心功能。国企首先要明确集团和子公司的功能,并根据发展变化做动态调整;其次要围绕功能实现,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产品结构;再次要加强能力建设,确保能够高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安全保障、产业控制等功能。 刘兴国补充称,想要持续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还要注意规避改革上的风险,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领域:一是资产流失的风险,要防止部分人员借由结构调整侵蚀国有资产;二是要防范功能性改革与体制机制改革的失调,既要做好功能性改革促进核心功能的增强,也要做好体制机制性改革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者不可偏废。 在实施路径上,刘兴国认为应当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将企业打造成原创技术策源地;二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是打造产业新结构,加快资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剥离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发展引领力、控制力。 祝波善还提示了民营企业同样在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说,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关键还是在于信心、预期、安全感。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应该主要体现在加大科技研发、布局新领域、探索新模式,融入相关产业链、生态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