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GDP总量超30万亿!今年科技和产业有哪些重点?

  □金叶子
  经济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长三角分别交出去年的成绩单。
  根据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去年沪苏浙皖分别实现GDP4.72万亿元、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4.71万亿元,总规模30.5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2%。
  在今年的工作布局中,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的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全力推进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区域协同创新提速
  2023年11月3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其中第一条就是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对于2024年科技创新的重点,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列出具体举措。
  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预计为4.4%左右,2024年上海将这一比重目标设定在了4.5%。对于今年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上海提出将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同时,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的江苏,已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实施加强基础研究行动。今年江苏提出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引领性发展,加强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建设等。
  浙江今年提出,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3年,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功能持续增强,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今年安徽提出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比如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根据近日出版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方面,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江苏和浙江也稳居全国第5和第6,安徽上升至全国第9。从研发经费投入看,2021年,长三角R&D经费投入达到8422.1亿元,占到全国三成以上(30.1%)。
  报告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告诉记者,目前,长三角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该地区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分别是R&D活动的企业数、R&D人员数、企业R&D研究人员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等,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产业体系怎么做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协作密切。已推动8个重点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了全国的3/5、1/3和1/3。
  1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龚正表示,将重点加快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加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其中,“2+2”是两融合、两转型。首先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两个融合。其次是所有产业,尤其是上海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3+6”首先三大先导产业,就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要打造三个上海方案的上海高地。“6”是上海有特点、有基础、有优势的六大重点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还有时尚消费品。
  13个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的江苏,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3%。江苏今年还明确,将高标准建设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着力构建新型电力装备等世界一流、高端装备等国际先进、航空航天等全国领先的集群方阵。
  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2023年重点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9%和21.1%,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今年浙江还要聚焦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
  近年来,将汽车、新型显示定为主导产业的安徽,2024年将壮大汽车“首位产业”。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招引关键领域零部件优质企业,完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机制化对接平台,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林斐分析,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地区对外,利用自贸区优势,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出口产品;对内,深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深化产品内分工合作,构建统一大市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近年来,除了苏浙沪的创新速度很快,安徽的科创水平也进步明显,尤其是合肥的产业转型升级处于领先地位,起到了示范和带动效应。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一方面做好原有产业的集聚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等新兴产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GDP总量超30万亿!今年科技和产业有哪些重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