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最高38.1% 欧洲知名车企明确反对
稿件来源:马敬泽

  □ 本报记者 马敬泽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其中,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作为欧盟抽样调查的三家中国汽车生产商,将被分别加征17.4%、20%、38.1%的特殊关税;其他出口电动汽车到欧洲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加征的关税是在欧盟对所有进口车征收的10%基础关税之上进行叠加的,因此,上汽集团出口至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将被征收近一半的关税,其他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关税也将达到27.4%至31%。
商务部、中汽协等发声
  早在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就宣布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当时,各界对这一决定的反对声就不绝于耳。中国商务部在当月14日回应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凭实力赢得的。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美国彭博社也在当月13日发布评论文章称,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攻击是在“玩火自焚”(play with fire),伤害了欧洲消费者,也影响了中企在欧洲的投资意愿。
  然而,在去年10月4日正式启动反补贴调查的8个月后,欧盟委员会还是在今年6月12日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种行为也自然受到来自我国各界的反对。
  6月12日,中国商务部回应称,欧方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于6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对欧盟刻意扭曲调查结果的行为表达不满。中汽协指出,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界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欧盟委员会反补贴调查。然而,在调查中,欧方预设调查结果,倾向性地选取抽样企业,滥用调查权,随意扩大调查范围,严重扭曲了调查结果。
  上汽集团也表达了对欧盟此次决定的失望,该企业表示,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欧洲多国与车企反对声浪高涨
  对欧盟加征关税决定表示反对的不止有中国。实际上,尽管欧盟通过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的决议,但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并不认同该决定。
  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在6月8日发表讲话,反对因与外国竞争而封闭欧洲汽车市场,表示“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也在12日当天表示,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战”,不仅不能保护欧洲相关产业发展,反而会伤及德国企业。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12日发表声明称,匈牙利不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应该支持贸易自由化,而不是征收惩罚性关税。
  挪威国家广播电台12日报道,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挪威政府并不相干,这一做法也不可取。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
  此外,奔驰、宝马、大众等知名国外车企也纷纷表态,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6月12日回应称,集团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德国大众汽车也在12日表示,反对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称欧盟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对欧盟此次决定发表评论称,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他直言,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
欧盟更“受伤”
  对于欧盟来说,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衰弱,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力又在持续增强,这无疑使其有了很强的“不安全感”。2018~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年均增长率高达58%,仅次于同时期的中国(61%)。然而,2023年12月份,欧盟电动汽车销量仅为205980辆,同比大跌25%,这是自2020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奔驰、大众等欧洲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在技术、工艺、成本等方面并未形成优势,在欧洲新能源补贴下滑后,这些车型的销量也直接腰斩。
  另一方面,欧洲的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3.4%,纯电动汽车占比更是仅有15.6%,市场空间巨大。伴随我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加速出海,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渗透率也在进一步提升。
  今年3月27日,欧洲运输环境联合会(T&E)发布报告称,2023年在欧盟销售的纯电动汽车中,约19.5%为中国制造,近29万辆。同时,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品牌在欧盟的占有率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0.4%增至2023年的7.9%,有望今年达到11%、2027年升至20%。
  不过,面对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的差距,欧盟选择贸易保护的方式粗暴打击中国车企,这无疑损害了正常市场秩序与中欧友好关系,对发展自身产业并无益处。
  业内人士表示,提高关税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中国电动汽车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中国电动汽车在技术、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也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我国面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行为也绝不会坐以待毙,若将来对欧洲汽车产业采取反制措施,必然会对大众、奔驰等车企造成负面影响。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首席发言人西蒙·舒茨也在接受CGTN采访时也直言,针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无法改变欧洲汽车工业竞争乏力的现状。“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不是正确的措施,这已经在过往许多案例中得到了反复验证。”舒茨表示,贸易冲突中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最高38.1% 欧洲知名车企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热点】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