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马敬泽
又是一年盛夏,在我国京津冀地区,6月份的气温大多徘徊在35℃左右,部分地区甚至突破40℃。在这酷热难耐的天气中,榴莲、山竹等从东南亚地区远道而来的热带水果却仍频频出现在各大商超,在这背后,冷链物流功不可没。
在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由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蓄冷式移动冷库,成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场景汇”中冷链物流场景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该装备就是主要应用于中老铁路,将东南亚水果、云南鲜花等保鲜要求极高的商品安全运到京津冀地区的“功臣”。
蓄冷式移动冷库究竟有哪些奥秘?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在冷链物流领域又有哪些探索与规划?现代物流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武。
打通冷链物流的“任督二脉”
伴随我国冷链产品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与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推动冷链物流发展成为我国构建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促进农业等相关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
此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装备更多来自国外。在航空、铁路、海运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冷链设备的制冷机组都由国外制造与提供,其配套的信息化系统也往往将数据传回国外厂商,对我国数据安全、食品安全构成一定风险。
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以货运和客运为主的装备生产企业,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石家庄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车造修企业之一,生产了我国高铁70%的空调,在客运与货运铁路装备领域具有一定地位。
而在冷链物流领域,中车石家庄公司也肩负起装备制造的重大使命,立志为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做出改变。
张建武指出,在锚定冷链物流的方向后,中车石家庄公司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自主研发冷链装备、实现与北斗系统的信息互通、推动冷链物流降本增效。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换上“中国心”、连上“中国大脑”、练就冷链物流“中国功夫”。“首先,冷链装备自主研发制造让我们的冷链物流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国外进口依赖。其次,信息系统的互联也为有关部门与各地政府发展冷链物流提供数据与参考。”张建武说,“同时,如何更好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品类的运输条件,对标中国本土的冷链物流场景,也是我们正在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
在公司业务“开枝散叶”的过程中,冷链装备的“硕果”也缀满枝头。2020年,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中车石家庄公司成功研发出被业界称为“移动冷库”的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初芯A25。2022年,公司蓄冷式移动冷库信息系统国际版首次成功运用,跨国互联互通成为现实。
打出冷链物流的“中国名片”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进步的空间十分广阔,一些困难与堵点有待打通。一方面,我国冷链运输率与发达国家80%~90%的比例相比仍有差距,果蔬运输率仅占15%左右。另一方面,较长的运输距离也让冷链运输的整体成本较高,导致“脱冷”现象的产生,影响运送货物的品质与安全。
在提升冷链物流的“技术含量”,解决我国冷链物流问题方面,中车石家庄公司根据多个区域、不同场景规划对应的方案。
张建武介绍,在我国西南部,公司依托中老铁路,有效对接东南亚的热带水果与云南等地的鲜花、蔬菜等资源,为中老铁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冷链装备保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全国有至少13个中心场站,建立了以铁路为主、公铁联运为核心的冷链网络,来自东南亚的货物将借助这一网络,从昆明分拨至全国各地。”
河南作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集散地,也是公司规划部署的主要区域之一。针对河南省的公路运输环境,公司的“蓄冷式移动冷库”表现优异。据介绍,这种智能蓄冷装备具备风冷、蓄冷两种模式,并可通过“北斗+5G”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和远程控制,实现快速降温、均匀恒温,避免单纯风冷对肉类品质的影响,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冷鲜肉的需求。
“净菜进京”是公司重点推动的一大项目,主打城市物流。张建武指出,针对“河北净菜”短距离城市配送的场景,中车石家庄公司为河北物流产业集团的新能源物流车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车电池需要为制冷机组、行驶两个模块供能,无法同时满足两端的有效运行。对此,我们采取去掉制冷机组,改为配置不同冷藏模块、利用蓄冷式技术的方法,使这些新能源车在获得充足冷量的同时,保证新能源电池只服务于行驶。”
多种场景解决方案的背后,是中车石家庄公司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目前,公司以“装备+数据+服务”为发展定位,加大对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研发力度,对标多式联运、绿色节能、新能源城配等需求,持续升级打造“中车移动冷库一箱到底”特色产品,向蓄冷技术“引领者和创新者”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采访过程中,张建武为记者讲述的一件趣事,也反映了中车石家庄公司在冷链装备领域的成果与决心。他讲道,一位刘姓货主曾在泰国使用中车石家庄公司的冷链装备运输货值约60万的榴莲,由于报关问题,这批榴莲直到11天后才终于送达。此时,心灰意冷的刘师傅本已不抱希望,但在打开货箱后,他却惊喜地发现,在公司智能化的温控条件下,一车厢的榴莲,竟然达到零损耗。“这件事情发生后,在中老铁路冷链物流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那些国外的设备来说,这样(零损耗)的成绩都是不敢想象的,这一下就打响了中国冷链装备的名气。”张建武笑着说道。
或许,刘师傅惊喜的表情,是激励中车石家庄公司持续变革与转型的动力。而让更多“刘师傅”因中国冷链而自豪,也正是公司服务冷链物流行业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