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链主断供引发涨价 全球维生素供应链再受冲击
□本报记者马敬泽 近日,全球维生素生产巨头巴斯夫集团德国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国内部分维生素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中午12点左右,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以下简称: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南区一装置有机溶剂泄漏,发生爆炸并引发火情。 据警方估计,爆炸导致的直接损失约为200万欧元,约合1565万元人民币。受此影响,巴斯夫随即宣布暂停相关产品的交付。 据悉,巴斯夫爆炸事故前的7月28日,维生素A市场参考的成交价为92元/公斤,维生素E市场参考成交价为93元/公斤。 爆炸发生后,维生素多个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百川孚盈数据显示,维生素A在8月9日的市场参考成交价为225元/公斤,较7月28日上涨约144.6%;维生素E在8月8日的市场参考成交价为140元/公斤,较7月28日上涨约50.5%。 维生素价格上涨原因 巴斯夫的爆炸事故无疑是维生素集体涨价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巴斯夫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 其中,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是全球主要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维生素A产能1.44万吨/年,全球占比26.7%,维生素E(油)产能2万吨/年,全球占比13.8%。 巴斯夫8月7日公告称,受7月29日路德维希港基地火灾影响,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时止,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这将引起部分维生素产品停产和供应中断。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维生素价格一反2023年下跌趋势,已长期处于上涨区间。数据显示,2023年12月29日,国内维生素A、维生素E分别为70.29元/公斤、57元/公斤,今年7月28日数据与之相比,分别增长了30.9%与63.2%。 业内人士指出,维生素价格上行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养殖行业的好转推动饲料需求增长,作为养殖饲料的重要成分,维生素下游超过60%用于饲料添加剂,需求量自然得到提升。 而从供给端来看,2023年维生素低迷导致一些海外厂商减产停产,叠加原料涨价、海运费价格上涨等因素,使海外供给受到阻碍,推高维生素价格。 此次爆炸事故引发市场对维生素供给及其所带来影响的担忧。据了解,巴斯夫的柠檬醛工厂就曾发生爆炸事故,导致维生素A价格飙升至1425元/公斤。 有分析认为,此次路德维希港基地爆炸事故后,全球维生素供应链或将再次受到长时间冲击,市场对维生素供给收缩的预期将使维生素价格居高不下。 (下转11版) (上接9版)价格上涨对维生素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维生素价格上涨,行业上下游的购销情绪出现波动,下游询价次数变多,要货更加积极,上游生产商则出现惜售情况,报价时间缩短,贸易商拿货较为吃力。 国内厂商产能充足 尽管涨价引发了市场对维生素供应的担忧。不过,针对巴斯夫因事故断供及维生素持续涨价等问题,多家A股上市企业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做出回应,并表示自身供应充足。 新和成回应称,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变化会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以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盈利水平。同时,新和成表示其维生素A年产能为8000吨,维生素E年产能达6万吨,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 汤臣倍健表示,公司目前相关原料储备较为充足,短期内不会影响市场供应和公司正常运营。 力生制药表示,子公司中央药业有生产维生素E软胶囊等品种,以公司及子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花园生物回应称,公司饲料级维生素D3产品售价随行就市。另外,公司现有维生素A小规模生产线,可转债募投年产6000吨维生素A粉项目,建成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维生素价格也有望随着海外工厂复产与供给恢复实现回落。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短期受到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导致市场对原材料的哄抢,最终呈现两种维生素价格的上涨,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具有一定的修复性,大幅度的上涨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巨头断供引发大幅涨价的情况,再次为我国供应链安全建设带来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次涨价有助于改善相关企业的业绩,增强市场对维生素板块的预期,但其对我国维生素供需带来的冲击也十分严重,并将进一步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问题。 对此,我国企业应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特别是在与国外厂商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应选择多个替代供应商,设置备选供应商名单,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同时,企业也应增强与供应商的实时沟通与信息共享,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波动与供应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