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头”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稿件来源:吴欣
近日,由上港集团负责运营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同时启动二期建设工程。 罗泾改造项目巧妙地利用废旧材料建造崭新码头,千米岸线、百万平方米的码头,在施工过程中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被拆除的30%建筑材料均被再次利用,将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本次正式开港的一期工程平面呈反“F”形深入长江,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后、内档分设两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准箱(TEU),把码头岸线资源运用到极致。 不止于绿色建造,更要绿色运营。罗泾集装箱码头运营所需的岸桥、轨道吊、AIV以及叉车、巡检车等设备及车辆均为纯电力驱动,辅以AIV智能充换电机等绿色节能技术,实现作业过程“零碳排”。 罗泾港区正在不断蝶变“进化”——综合运用信息、传感、通讯等技术,由“智慧大脑”统筹运营、“三大金刚”精准衔接、“平行运输空间”构造安全环境,集成高效的自动化装卸作业系统。同时,与智能闸口、智能理货、智能计划、智能调度等有效协同,让这座专业集装箱码头全流程升级焕新。 罗泾港区的“智慧大脑”是首次国产化转型应用的智能营运管控(NEO-TOS)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基础设施,利用自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全面实现岸桥、轨道吊及AIV的智能化运转。比如,根据现场生产指令及AIV电量,能自动安排AIV执行换电程序,换电车辆接电指令至换电完成约8~10分钟,无需人工干预。 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智能水平运输车(AIV)这“三大金刚”是码头现场作业的顶梁柱。目前,港区共有14台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31台AR-MG和90台AIV。 未来,上港集团将加快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港口建设项目,打造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航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