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以丹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两周年之际,湖北机场集团组织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总体规划协同修编,深化“双枢纽”融合。与此同时,浙江嘉兴南湖机场航站楼主体钢结构完成封顶,标志着我国第二个专业航空货运机场建设全面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民航货运协同发展、周边区域“辐射国内、连接全球”上更进一步。
在机场改扩建热潮下,星星点点的机场逐渐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伴随我国航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机场愈发重视货运业务融合发展,协同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充分释放航线网络的能量,切实服务民众出行和地方经济发展。
越织越密的“空中丝路”
以航空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物流枢纽建设如火如荼,专业设施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在推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快件、特种货物、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不断推广应用,航空物流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协同联动上,鄂州花湖机场和武汉天河机场的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经验示范。鄂州花湖机场的定位是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武汉天河机场的旅客运输量、国际客运量长年排在中部六省首位。两个机场腹地相接、运营相融,将催生“1+1>2”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区域发展逻辑。
高效通达的服务网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合力形成“双枢纽”,1.5小时飞行圈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航空货运网络正加速形成。
“双机场”协同“更优解”
一市两场,比翼齐飞。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陆续投运后,不少城市透露了建设第二机场的雄心,预示着中国大城市的“双机场”时代即将到来。
近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架全货机整齐排列。当晚,机场货运服务部要保障5个国际货运航班,均由全货机执飞。自成都进入“双机场”时代以来,双流机场、天府机场的货邮吞吐量逐年递增,两个机场平均每天有近1000吨货物发出,其中一半以上是出境货物。
随着货运量增长,成都天府机场不断提高核心保障能力。在国际货运站的仓库内,由高位货架和ETV立体货架组成的全自动货运系统可有效利用货站高度空间,增大货库存储空间,实现整板箱货物的集中储存或调运,大大提高存取效率。
为推动成都两机场打造中西部国际货运“双枢纽”,双流机场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吸引物流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各类货物保障流程,提高保障效率。机场海关优化跨境电商货物处理流程,有效缩短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助力企业实现国际“三日达”和“五日达”等快速配送目标。
截至今年6月,成都双流机场共运营全货机航线29条,成都天府机场共运营全货机航线11条,保障了50余家中外航企驻场运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推动国内国际中转“大通道”建设,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正加速形成。
带动区域发展能量“磁场”
机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机场可以变成一个“磁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为周边区域提供连通国内、连接全球的便捷窗口和通道。
在嘉兴南湖机场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除了正在建设的可容纳28个机位的停机坪、跑道、航站楼和机场油库,还规划了可容纳59个货机位的区域,货机位数量远远超过杭州萧山机场的27个。此外,以机场主体工程为圆心,机场货运工程、配套工程、圆通航空物流项目都在加速推进。
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接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嘉兴发展航空物流及临空经济的巨大潜力。嘉兴南湖机场投用后,将补齐长三角地区缺乏专业航空货运机场的短板,有望汇聚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快时尚等一大批优势产业,形成千亿元级临空产业区。
对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省来说,依托“货到花湖快”的强劲运力,“武鄂黄黄”都市圈(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借“机”起飞。例如,黄石市已掀起全域临空建设热潮,借助“空中出海”,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单月可发送航空货物100吨。黄冈市临空经济区总投资约13亿元的顺丰冷运中心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营,日均出货量突破3000单。
随着航空物流枢纽的资源集聚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显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将助力“物畅其流,货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