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李岩: 畅通逆向物流需加快破解产业链“循环”难题
循环经济可能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循环起来”,回收起来。我们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叫正向物流,相当于化整为零的过程,但回收再利用相当于聚零为整,需要从消费端不断地回来,回来是有成本的,怎么畅通逆向物流的途径并降低成本现在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一个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产业链环节的完善;另一方面要产业链运转衔接高效。以动力电池回收为例,从上游看,电车制造商和汽车电池生产商的角度,其实已经从很多方面作了技术上的突破,但当电池回收的时候,相当于产业链中游“怎么高效回收和回到正规循环利用企业,怎么对电池进行评价,怎么再去进行装配?这个产业整体环节还没有完全形成,包括未来当废旧电池使用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进行回收的时候,拆解、再利用能不能有效地衔接。 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以生产厂家为主,他们设计电池和生产电池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安全可靠。但行业已经发现,电池设计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回收、降低回收成本,这其实也很重要。比如,有车企说现在光电池就有一百多种,如此多电池如果不规范化、标准化,拆解的时候不能机械化、自动化,成本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产业能够“循环”起来的关键。回收企业的效益不好,不光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逆向物流的成本。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叫正向物流,相当于化整为零的过程,但回收再利用相当于聚零为整的过程,需要从消费端不断地回来,回来是有成本的,怎么来降低这块成本现在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利用的前提是回收,要提高回收率才能有高利润率。只有回收的成本降下来,它本身回收的这部分锂电池相应的材料,才跟原生材料比具有竞争优势,才能有市场竞争力,还是要加快把整个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布局完整。现在更多是基于市场自发形成,但其实还需要政府进行一个有意识的引导,用补贴、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进行刺激,鼓励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比如,动力电池回收整个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好的,但还缺乏跟原生材料竞争的价格经济优势。 产业布局也好,整个产业链也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去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效率,才有经济可行性,它才能够循环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