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莉
“中亚地区现已成为风电开发的热土,单一项目甚至是单一标段的体量就能达到5吉瓦(相当于目前中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项目规模3吉瓦的1.6倍)。”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观察到,度电成本降低带来的成本优势极大激活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发风电项目的主动性。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自中国与29个国家于2019年4月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至今,能源国际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容。如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已达34个,覆盖六大洲。在紧密能源国际合作的同时,产业链合作、项目融资等新的挑战也亟待破题。
深度合作绿色共生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完备的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中国不仅深度参与绿色能源国际合作,丰富了全球供给,更有力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增长73.9%。目前,中国风电和光伏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尽管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势头日益强劲,但距离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轨道仍然相距甚远。国际能源署(IEA)在2024年最新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能源体系的脆弱性仍然突出,急需更强有力的政策和更多的投资以加速和扩大向更清洁、更安全的技术转型。
在此背景下,度电成本的下降有效提高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清洁能源投资的积极性,也为中国企业对接全球绿色发展潮流,参与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提供了更多可能。
以风电为例,中国风电企业在研发创新、性能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向5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近16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在全球新增装机排名前15位的整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10个席位,彰显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升级合作产业共兴
尽管不少风电企业已成功开拓了新的海外市场,但风电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其高效率运作成为一大挑战。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全球风电产业链研究副总监因德拉·穆克吉提示,在国际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如何在扩大风电装机规模与保持供应链稳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取得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时间8月27日,金风科技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正式投运,GWH182系列中速永磁机组预计年产能可达150台。该基地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巴西风电产业链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化效应,并为当地创造超过1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数千个间接就业岗位。
在推动中国风电研发成果和优势产品出海的同时,金风科技也在积极培育布局海外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在越南,金风科技不但在风电场侧、运维端布局了解决方案工厂,还为风电场开发、本地混塔供应链建设、行业人员培育提供支持,携手本地行业伙伴共同发展。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绿色发展要求,不少国家更为重视本土绿色能源产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观察,金风科技的海外业务在关注产品、技术“走出去”之外,也开始注重产能合作,寻求与当地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曹志刚认为,本土化经营的强化不仅能有效消弭质疑,而且有机会获得更多当地的政策优惠。“中国风电供应链将加速出海。”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研究员车昀佶表示,海外风电市场需求正进入景气上行期。中国风电供应链在多个环节已深度参与海外供应,未来出口有望提升,特别是在风机基础和海缆领域。车昀佶同时提醒,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出海同样面临机遇,但需关注行业需求和竞争加剧的风险。
把握机遇还需克服挑战。“我们遇到的困惑是,时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想要更多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但这些国家往往资金有限且信用评级不高,项目的推进缺乏资金支持。”曹志刚表示,按现有的担保融资模式,金风科技参与的当地项目,尤其是仅作为设备供应商而非投资方参与的项目,作为融资担保人的负担过重。
为帮助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更好地支持相关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曹志刚期盼与中资金融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探索创新融资渠道和模式,能考虑对非中资企业投资或总包的项目给予一定的项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