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昌
近年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推出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覆盖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融资和预付类融资等业务类型,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获得感,加强信用体系和数字风控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
信用体系建设的痛点及解决方案
传统技术和信用体系下,缺乏有效信用传导。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传导。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来说,一方面通过信用审批评价供应链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但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信息不够标准、透明,资金方难以准确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前景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融资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传统授信主要基于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符合银行要求的核心企业有限,中小企业能够贷到的资金量常常取决于核心企业所获得的信贷限额,核心企业授信额度占用“先到先得”,且存在额度“天花板”。
融资难题和高昂的融资成本在根本上与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通过构建覆盖核心企业、边缘的中小企业以及跨行业、跨区域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具体业务场景在提升企业信用方面的作用,这对缓解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将带来显著的帮助。
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数据信用+实物信用+主体信用”的核心逻辑是延长信用传导链条的有效途径。用产业链画像替代中小企业个体画像,即采用对整个供应链信用的综合评估,而非仅仅针对单个授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评估。其中,“数据信用”是指将大宗商品贸易的全流程数字化,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和外部第三方数据的交互,对全链条交易流程数据进行交叉验真,以核实贸易背景真实性,形成交易的数据信用。
产业链画像主要刻画维度包括上下游参与方主体信用、债权和货权的动态验真、四流合一闭环管理以及供应链主导核心企业的产业实力和信用水平。以交易风险评价对中小企业自身主体信用评价进行有益补充,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授信准入通过率。
数字风控是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金融业务改变了金融机构过去“一对一”的授信放款模式,金融机构授信重点是一对多关联授信风险分析。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深入产业进行研究,了解交易过程和交易风险,实现整个供应链风险可控。但实践中,不同品类大宗产品的交易链条和习惯不同,业务风险点也存在差异,这加大了金融机构产业研究和风险管理的难度。
供应链金融交易结构设计的自偿性,在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之外,构建了独立性的还款来源,即通过贸易销售环节,由业务链条下游进行贸易回款,从而进行融资还款,融资的还款和业务深度绑定,这对操作环节的规范和流畅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用风险从而向操作风险转移:交易是否真实、交易货权是否有瑕疵、交易标的物的价格和货值是否稳定等成为核心的风险分析和监测方向。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规定,操作风险涵盖了由内部流程的缺陷或失效、员工问题、信息技术系统的故障,以及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之外,所有其他类型的风险均被归类为“操作风险”。在供应链业务场景中,操作风险占比70%~80%。
建设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风控体系是有效管理大宗供应链中“操作风险”的重要途径。根据产业风控经验+金融端风控要求,设计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风控策略模型,从客户准入、信用评估、风险技术防控、风险模型策略、风险监测预警、风险跟踪、风控报告,将非标资产转化为可信的标准化资产,并在风险防控过程中,将事后环节识别的风险特征反馈到前置环节,持续优化风险预防与控制机制,实现智能化风险识别和管控。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得益于其业务特性的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这些特点使得风险更加易于控制。基于这些特性的授信业务可以循环进行,具有单笔金额小、周期短、持续运作的特点,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可控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小额、高频的业务贷后管理难度很大,对于贷后检查频率和形式提出更高要求。利用供应链实时交易数据,可以解决贷后预警及时性问题。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数字供应链金融将加快发展,呈现数据资产化和风控场景化趋势。
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各类金融机构降低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授信体系过于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痛点,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金融服务向产业链进行更好渗透,逐步打通供应链金融与产业生态的壁垒,实现产业资产与金融机构资金的精准快速对接。
供应链金融重塑产业生态,向开放化、场景化不断迈进。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企业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但是已经形成了共同构建开放、场景化的新型生态圈的共识,致力于打破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封闭化、中心化问题,供应链金融实现“脱核”,各参与方将朝着极致协同迈进,最终全面实现构建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新生态圈。(作者系河南中瑞集团副董事长、郑州中瑞实业集团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