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高效发展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 吴遇利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迈入新阶段。 该工厂于2023年4月9日签约落地上海临港,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2024年5月23日开工,仅用9个月便完成从建设到产品下线的全过程,比特斯拉上海汽车超级工厂快了3个月,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上海速度”。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实现“上海速度”,一方面是特斯拉自身高效的行动力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另一方面,与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支持至关重要。 施工团队克服了持续雨季、高温酷暑和三次台风冲击,仅用7个月完成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创造了同类基建项目的新标杆。 特斯拉方面认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有望复制上海汽车超级工厂的发展模式,带动相关产业链集聚。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工厂平均每30多秒下线一辆整车。目前,特斯拉在上海、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组建起“4小时朋友圈”,打通了全国汽车产业链市场,形成完整的“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本土化进程的提升带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为行业培育了一批高水准供应商伙伴。 特斯拉方面强调,中国供应链在公司高效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特斯拉的成功也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成长,实现多方共赢。 据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设有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并配备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工厂规划年产1万台新一代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相当于1.3万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特斯拉预计,2025年其能源存储产品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不仅提升了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将助推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