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冷链”信号?
  □中物联冷链委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地向社会公布。其中,冷链物流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持续受到关注。这不仅关乎农产品的保鲜与流通,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业效益、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那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冷链”信号?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原文: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解读:从冷链物流角度来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区域特定、农产品自身属性和产业发展特点,以新基建、新能源、新技术(科技)为核心,以体系建设、标准引领、融合创新、协同共享、绿色低碳、数字赋能等为关键提升点,推动冷链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具体体现为以下五方面:一是赋能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产地冷链物流资源聚集,实现规模化、网络化、一体化运行;二是赋能产地冷链标准健全和操作规范,从产地环节的仓储保鲜、冷库运营管理、冷藏运输等标准建设和促进各环节操作规范化,提高产地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赋能冷链物流融合产地各业态创新发展,将推动冷链物流与种养殖业、加工业、流通商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簇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四是赋能产销冷链协同共享,推动产销之间实现更好的衔接与协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五是赋能产地冷链物流数字化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从产地冷库建设、冷库运营、冷藏运输等各环节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继续深化“供应链”理念
  原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
  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要“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将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与供应链体系协同发展提至新高度。因此,冷链物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生产型服务产业,须深入融合到我国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重点聚焦“6+1”重点品类,强化农产品冷链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
冷链物流新机遇
(1)生产、加工环节方面,加强创新发展。
  原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藻类食物开发。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
  解读:从冷链物流角度来看,要加强蔬菜应急保供、深远渔业、森林食品、食用菌及新型生物农业食品等产地(低温处理等)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流通等全环节的保鲜技术、设施设备、关键工艺等研发、创新和应用。(2)商贸流通方面,下沉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原文:推进乡村产业建设。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连锁经营布局县域市场,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
  解读:一方面,县域经济崛起,产销活力不断迸发,人口回流,电商下沉,食饮领域的万店品牌接连出现。从2013年到2023年,“千亿县”的数量从9个增至59个。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凭借90%的国土面积占比与50%的人口占比,支撑起近40万亿元的GDP。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农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县域市场,聚集着一批自有支配比例更高的消费人群;其消费需求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消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另一方面,新消费下沉的本质依然是消费升级,渠道下沉是冷链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寻求增长的重要战略。通过抓住新市场机遇、扎根中小市场,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冷链物流应顺应时代新需求,抢先布局,加强协同共享,强化供应链能力、解决乡村“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进城下乡配送难题。
  (3)市场主体方面: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激发活力。
  原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涉农学科专业。提升涉农职业教育水平,鼓励职业学校与农业企业等组建产教联合体。
  解读:产地冷链物流角度,亟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性质的人才培养,加大培育产地类冷链服务主体,壮大一批具备产地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能力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伸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初加工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提高农民收入。(4)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方面:加强资金统筹利用。
  原文: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
  解读:从冷链物流角度来看,政府层面,应加强各类资金、重大项目等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利用;企业层面,应充分了解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积极争取冷链物流方面专项及综合类项目支持,积极融入到国家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冷链”信号
  本文所版面
【第 8 版:冷链物流】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