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影下50万吨铜正流入美国
□丁雅栀 杨舒宇 “大量铜涌入了美国,将使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那些最主要的铜消费国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我们认为铜市场正在发生非同寻常的事情。”日前,知名铜行业交易员科斯塔斯·宾塔斯在接受采访时警告称,在美国关税风暴搅动下,铜价可能再上涨1/3。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要求商务部调查美国进口铜的情况,以应对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威胁”。白宫表示:“美国在铜供应链中面临重大脆弱性,对国外开采、冶炼和精炼铜的依赖日益增加。”“欧洲新闻网”分析称,这项命令被视为对铜进口征收关税的前兆,旨在与中国在铜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竞争,这也引发了铜价的上涨。3月20日,白宫又宣布将铜和黄金一起列为关键矿产。 彭博社在报道中写道,“特朗普威胁征收铜关税造成的混乱已经改变了市场动态。”纽约期货的涨幅远高于伦敦的全球基准合约,这种不寻常的错位正在导致库存从非美国市场流入美国。荷兰跨国金融服务公司的金融分析部门ING Think 称:“自2月下旬以来,LME亚洲库存出现最大规模的提取,其次是欧洲的库存。” 随着电动汽车(EV)和绿色能源项目的需求不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项目对铜的需求将翻一番。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供应不足。国际能源署警告称,2025年后供应缺口将大幅增加,矿业产量可能难以满足需求。 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加剧这种不平衡。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已进入一年多以来的最大逆价差,期限结构呈现明显的远月下降趋势,近期合约的交易价格高于远期合约,这表明供应紧张。同时,美国废铜出口也在面临枯竭。全球铜产量约1/3来自废铜,废铜的流动往往起到市场缓冲的作用,在价格高时上升,在价格低时下降。 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在报告里指出,铜供应链是涵盖原材料与半成品贸易的复杂全球体系,其地理格局呈现“美洲非洲开采到中国加工制造”的净流向。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3月25日表示,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在铜的加工等环节处于全球一流水平,除了个别方面外,整体优势明显。 伍德麦肯兹报告称,脱碳目标与降低对中国金属供应的依赖,这两个诉求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试图摆脱中国依赖的那些政府和制造商必须通盘考虑整个供应链,而非仅关注采矿环节。要替代中国的铜加工与制造产能,需投入数千亿美元新建产能,而这种低效布局将导致终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最终推高能源转型成本并延缓进程。 中国对美国的铜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征收的关税只会对中国产生轻微影响,但美国关税的潜在后果可能会对全球行业产生连锁反应。作为铜消费大国,为应对市场波动,林伯强认为,中企应积极“走出去”,寻找优质铜矿,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合作开展勘探开发。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或能在铜矿勘探开发等方面提供助力,但“走出去”依然是一条重要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