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成长春 目前,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我国现有制造业集群发展实际,补齐短板,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充分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扩容,数量已达80个,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但还要看到,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比,我国多数制造业集群仍存在差距。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拥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一,优化集群内部生态。制造业集群的理想生态是集群内要素高效配置、创新协同、动态适应,以吸引更多上下游优质企业,实现空间集聚的竞争力。因而,需通过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重构集群组织形态,优化数字要素配置,提升集群效率。还可打造虚实交互的虚拟集聚体,构建智能柔性生产体系,推动产业集群从地理集聚向价值共生演变,实现“物理空间重组+数字空间再造”的双重变革。 其二,推动集群网络化发展。构建多维度协同发展网络,能够推动制造业集群从“物理集聚”向“化学融合”跃迁,提升集群在产业关联上的竞争力。因而,要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补链”与“强链”,完善升级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提升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水平,实现集群的生产与服务功能相结合。 其三,强化集群技术创新。制造业集群创新功能竞争力的提升既依赖于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也取决于产学研协同水平。要推动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重点产业链倾斜,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跨界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其四,提升集群国际化水平。提升制造业集群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培育自主可控的全球价值链主导能力,实现从单一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模式输出的转变。因而,要深化跨国产业链协作,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支持集群企业“组团出海”,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模式发展,提升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推动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试点,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打造世界级“链主”企业,支持本土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