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北京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
稿件来源:韩秉志
  □ 韩秉志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北京正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突破口,加速抢占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近期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7年,北京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驱动
  目前,北京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2400家,约占全国的四成,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2024年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具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之一,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卫华说,北京在具身智能领域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储备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涌现出一批初创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并在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商业零售等领域拥有一批适合具身智能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为营造良好技术创新生态,北京市依托中关村论坛、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品牌活动,不断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本参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说,目前,国内自研的“天工”全尺寸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已面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训练提供宝贵数据支持。
拓展应用场景
  技术创新成果需要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苏国斌表示,北京通过实施百种创新产品、百个应用场景的“双百”工程,已推动多款创新产品在工业制造业、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农业、园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内实现示范应用。“目前,北京已经形成覆盖软硬件协同、场景验证、量产推广的完整链条,初步形成了‘大脑—小脑—本体’协同创新的技术路径,具身智能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苏国斌说。
  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具身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北京亦庄已基本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和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介绍,北京亦庄全景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在具身智能领域集聚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具身智能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打造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的“1+6”产业体系,形成从核心技术到场景应用全链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各类应用场景的深度拓展,使得北京具身机器人产业不断打破单一领域局限,为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优化产业生态
  好的产业生态离不开政策保障。近期出台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从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4个维度,推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资金支持方面,北京市设立总规模达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在算力布局上,北京也在大力推进单体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夏翊介绍,北京已建成若干万卡级以上智算集群。作为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海淀区内建成智算集群规模已达万P级。北京市发改委将统筹算力资源支持一批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项目,巩固北京具身智能创新引领地位。
  北京市还通过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面向未来,北京经开区将研究制定具身智能专项支持措施,全要素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亦庄样板’。”伊元甲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
  本文所版面
【第 9 版:智能物流装备与技术】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