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在第十四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稿件来源:蔡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亮眼,GDP增长5.4%,实现开门红。结合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调查的PMI数据,经济逐月向好态势明显。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1,2月回升至50.2,3月进一步升至50.5,逐月回升的数据是经济向好的特征之一。这一数据背后所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进一步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第一方面,整个经济回升向好的需求基础在进一步夯实。 在需求基础方面,各类需求显著回升。从指数情况看,反映需求的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也是逐月回升,尤其3月份新订单指数达到51.8%,较2月大幅回升0.7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投资、出口数据也表现出色。消费需求比去年全年回升1.1个百分点;投资从去年全年的3.2%回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2%;出口增长6.9%,尽管可能存在二季度订单提前执行的情况,但回升幅度依然可观。需求的回升为经济增长筑牢了基础。 第二方面,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也在不断增强。 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形成政策驱动。今年一季度,在政策驱动的同时,市场内生动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愈发显著。从企业增长的相关数据可以反映这个方面。其中大型企业发展稳定,PMI指数保持在50% 以上;中小企业回升迅速,中型企业从50以下升至50以上;小型企业虽未达50,但回升幅度较大, (下转2版) 3月小型企业PMI指数回升两个多百分点,已经接近50%。大中型企业的增长,可能受益于政策驱动,但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内生动力,尤其是需求拉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质量在不断提升,在政策驱动下,整个市场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方面,传统产业出现回暖迹象。 以建筑业为例,3月建筑业商业指数超55%,新订单指数回升到50%以上,表明建筑业正在筑底企稳或者回升。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也有所表现,3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回升,二线城市跟进,三线城市降幅收窄。据调研了解,有新加坡地产商因为仓库租赁业务活跃计划提高仓库租金,这都反映出传统产业的向好趋势。在产业政策推动下,长期处于调整期的传统产业开始出现回升的迹象,这是质量向好重要的标志,对钢铁产业也是利好的消息。 第四方面,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制造业领域,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业领域,电信业、软件业以及电子游戏等数字化相关产业增长迅速。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中美贸易博弈 第一、特朗普推行高关税是有备而来,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季度过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特朗普实施的高关税政策影响。特朗普推行高关税并非毫无章法,而是有历史背景和本身基因的,同时具备经济顾问的理论支持。 首先,美国历史上本就是高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立国后一百多年间期间始终保持高关税,关税最高达50%,直到罗斯福执政后,借助一战二战提升的实力,才逐步降低关税到现在2.5%,在70年代最低的时候达到过2%左右。所以不要把美国看作一个自由贸易主义的国家,他本质就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从国家利益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意识。 其次,特朗普有经济顾问提供理论支持。总统经济顾问发布了一个报告——《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服务指南》,详细阐述了关税保护的一系列做法及应对等。 第二、特朗普实施高关税政策有两个目的,都主要是针对中国。 一是增加美国政府可支配收入。美国建国初期,关税收入占联邦可支配收入的80%~90% ,如今特朗普希望通过提高关税增加收入,同时降低国内部分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若今年美国将关税税率在2.5%的基础上提高到20%,按去年进口情况计算,预计可增加8000亿美元关税收入,但实际受多种因素影响,美国财政部部长预计在3000亿~6000亿美元之间。即便如此,长期来看,这笔收入对美国政府也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能指望美国人继续维持2.5%关税税率。 二是促进美国制造业回归。特朗普认为中美在消费和制造上存在不平衡,中国生产过高、消费过低,美国则相反。他希望通过高关税让中国增加消费、减少生产,美国提高生产、降低消费比重,核心是让美国制造业回升。不过,美国要实现制造业回归并非易事。首先需要精细的产业规划;其次,制造业回归是长期过程,需要有耐心的战略执行力;再者,美国还需具备国际化水平的供应链支撑,而当前全球供应链多在中国,要将其转移至美国困难重重。 无论是增加收入还是制造业回归,都主要是针对中国。若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持续到年底,经测算可能影响中国GDP一个百分点(存在0.9、1.2、1.6三种可能,综合评价为1个百分点)。尽管如此,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潜力,实现全年GDP5%的增长率仍有希望。一季度经济增长为全年开了好头,后续可通过内需对冲高关税带来的影响。二季度由于前期出口订单前置,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随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回暖,三季度、四季度有望回升。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方面支撑因素,我对实现全年GDP5%的增长目标持客观乐观态度。 中美贸易博弈是长期过程,我们要有定力,既要认识到挑战,也要看到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应对,争取在博弈中实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