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 重塑国际经贸结构 发力提振内需市场两手抓
□ 陈佳怡 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国际社会轩然大波。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认为,对中国而言,关税政策短期内冲击可能较大,尤其对一些外贸行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来说。但这之中有“危”也有“机”,有很多可以破局并引导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值得积极实践。 一是重塑国际经贸结构。钱军表示,从上一轮贸易摩擦至今,中国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外贸和相关行业而言,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已经明显降低,出口结构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再加上中国企业在几乎所有核心行业(尤其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无法被取代,并且价值链不断提升,都能够成为对冲短期风险的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从长远考虑,中国企业出海浪潮2.0过程中,企业需要改变经营和销售策略,加大深度扎根当地市场,谋求与当地企业和市场的合作发展,这样才能真正重塑国际和地区间经贸结构,为中国赢得更广阔、更稳固的市场空间。”钱军说。 二是发力提振内需市场。钱军认为,一方面,要保护国内经济主体免受过度负面冲击;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支持,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等方式支持地方进一步开展存量房收购、偿还拖欠民企欠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同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择机降准降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居民投资中国资产的收益。 同时,钱军认为,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更多行业的国内生产与消费的“闭环”。在此基础上,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全面加强与全球各经济体的经贸合作。继续扩大开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并鼓励各类企业的创新。“中国政府的全面扩大开放将与特朗普政府的‘闭关自守’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对其关税政策最好的反击。”钱军说,相信国家“工具箱”里还有很多政策即将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