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市场从“一路狂奔”转向“精耕细作”
稿件来源:班娟娟
□ 班娟娟 近日,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京东宣布上线自营秒送……多个平台加速布局即时零售,为市场再添一把“火”。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万亿市场竞逐之下,既要看到消费市场新空间,也要警惕高增长背后的发展隐忧,推动行业从“一路狂奔”转向“精耕细作”。 即时之战:一场万亿市场的竞逐 一场关于即时零售的竞争正在愈发“白热化”。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联合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满足消费者日常购物需求,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 同一日,京东表示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同时,京东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10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秒送业务已基本实现全品类覆盖。 进入即时零售赛道的不止于此。淘宝“小时达”依托传统电商供应链,向拥有本地仓的淘天商家开放入驻;抖音也强化“小时达”业务,面向全量电商达人开放带货权限。此外,顺丰同城则布局“新基建”,与多平台合作推进“小时达”等服务。平台企业纷纷入局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格局之变:升级进化伴随发展阵痛 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倒逼即时零售行业不断升级“进化”。 品类结构持续扩张——主要品类涵盖蔬菜水果、休闲食品等,同时迅速扩展至数码家电、运动用品、鲜花绿植、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 不断渗透下沉市场——不少企业表示,下沉市场即时零售订单快速增加,将不断加大企业在二线以下城市以及县域市场的布局。 技术驱动更为明显——美团闪电仓目前已达到3万个,预计到2027年数量将超过10万个。京东七鲜通过建立百余个生鲜直采基地形成优质供给,同时依托“1中心店+N卫星小店”协同机制,实现了对传统零售体系的效率重构。 不容忽视的是,伴随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包括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在内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指出,当前平台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配送成本高,全职骑手虽保障服务质量但履约成本高,众包模式虽省钱却难稳定;二是商品品控难,平台难以保障商品品质一致性。 有平台内部人士坦言,由于单均配送成本占客单价比例高,平台仍面临盈利困局;此外,同质化竞争严重引发持续价格战。另有一些商家表示,履约能力在订单高峰期遭遇瓶颈,部分区域运力不足,时效性难以保障。 突围之道:从“一路狂奔” 转向“精耕细作”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当前,即时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关键期。顺应场景革命、技术裂变和市场下沉等趋势,行业亟待从“一路狂奔”转向“精耕细作”。 京东七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整个行业正从“流量争夺”迈向“效率制胜”的关键转型期,竞争焦点已经转向谁能更好地平衡品质、价格和时效这三重要素。 在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方面,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建议,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物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应注重提升用户体验,比如,通过个性化推荐和优质服务增强用户黏性;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出台相关规范和标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 朱克力则表示,平台应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供应链创新,通过智能仓储和高效配送优化成本;同时完善商家准入与监管机制,提升商品品质;加强平台协作,整合资源,激发消费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