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全球贸易稳定的重要力量
稿件来源:魏际刚盛彩娇
□ 魏际刚盛彩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拓展国际市场,民企有优势: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具有市场灵敏度高、创新动力足、变革精神强、经营机制灵活等特征,能够及时感知海外市场变化,洞察和捕捉潜在商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另一方面,中国拥有最为完备、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民营企业可依托供给优势快速量产并降低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 当前,出海更为民企做优做强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从产品看,越来越多的民企正从传统的加工制造向中高端环节、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从“高大上”的重型工程机械到“小而美”的扫地机割草机,中国民企出口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收获更多客户及消费者的认可。这一变化,恰与当前全球市场和供应链加速洗牌,技术革命、绿色转型和新兴市场加速崛起的趋势相契合,为民企自身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会。 从贸易目的地看,近些年,中国高度重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注重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合作,外贸伙伴格局呈现“新兴市场崛起、传统市场调整”特征,这为民企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有助于“走出去”的民企开发新的市场,拓展更多贸易伙伴。此外,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鼓励企业出海,提供了很多一系列服务。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链重构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保持较强韧性,结构持续优化,凸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展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其中,民企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大主体,正深度融入全球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供应链的韧性支撑者,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日益成为技术升级的推动者,为全球贸易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世界提供新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对中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