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老黄与他的“四个家”
  □ 通讯员彭光淑
   在重庆能源巨能川九公司办公楼,一位身着保安制服的退休老工人黄树强,每天都彬彬有礼地向上下班的职工打招呼,因为他对人很客气,大家都习惯称他老黄。
  老黄说他曾经也是重庆能源巨能川九的职工,进入单位后有过“四个家”,每个家都有很多回忆。
  第一个家:跳出“农门”,自己搭建“楠木房”。1950年,老黄出生在重庆綦江县罗家公社建胜大队大屋基村,是家里独子,他一心想跳出“农门”,当年正好遇到四清工作组到生产队办事,告诉他煤炭部第56工程处(现重庆能源巨能川九公司前身)在招八小时工作制的矿工,老黄觉得机会来了,偷偷报了名,父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倔强的他不顾父亲反对,硬是跑到矿上报了到。
  当时,打通一矿刚刚破土动工,到处野草横生,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食堂,三个石头搭个灶,用磁盆煮红薯当饭;没有桌子板凳,端着土碗蹲在路边吃;没有住宿,和工友们一起扛楠竹,挖地基,搭工棚;没有床,几个工友挤在一张大凉板上。
  第二个家:住进“干打磊”,有了安全感。进入70年代后,我国国民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对能源特别是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矿施工任务逐年增多,矿工给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煤炭部也开始逐步改善矿工的生活环境,并从破旧的“楠木房”搬进了“干打垒”房子。
  “一间六人,分上下铺,但大家都很开心,觉得石头磊的坚固,屋顶也变成了石棉瓦,再不怕风吹雨打,也不用挤着睡了”。
  第三个家:住进“福利房”,成了城市人。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规定,凡在井下干了十年以上的矿工,家属子女可以办理农转非。随后,一大批家属跟随矿工搬到了煤矿。煤矿基建是流动施工,单位无固定办公楼,职工家属居无定所,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煤炭部拨款在江北县县城修建了机关办公楼和职工楼房。
  “楼房要钱吗”?笔者问。“不,那时叫“福利房”,我分了一套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做饭洗澡都很方便。还添制了沙发、席梦思床、冰箱及洗衣机等家电。交通便利,离机场步行也只有10分钟,一家人真正成为了城市人”。老黄感慨地说。
  第四个家:小区品质房,生活很美好。“老黄,你在煤矿干了30几年还没累够呀,退了休就在家坐享清福嘛,何必要当个‘守门神’把自己‘套’起”。采访时,正遇到老工人甄足海路过,他调侃老黄说。
  老黄风趣地回答:“哈哈,我这台‘老机器’耍起,‘零件’要生锈,再说上班有规律,精神状态也好,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小区物业安排我守办公楼,只上白天还休周末,休息时都出去游山玩水了”。
  “你和老伴单独住吗?笔者又问。“是的,2011年,我们把川九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110m2,三室两厅两卫的改善型住房。”老伴池祥书插嘴说。
  “我去过他那儿,房子亮堂堂的,小区环境又好,绿树成荫,还有健身场所,菜市、超市、公园、轻轨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出门干啥子都很方便。”甄足海说。“两个人住这么大?笔者惊奇地问。“现在生活好了,该享受了嘛,房子大点好方便儿女、孙子回来耍”。老黄说话时显出了一副“得意”的样子。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黄与他的“四个家”
  本文所版面
【第 B2 版:钢铁物流】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