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张签名
物流企业从银行贷款历来就不易,其根本原因就是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是轻资产,很难逾越银行抵押担保这道高门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笔者手里有一组很有意思的数字对比:2018年,我国物流行业全年融资笔数从2017年的182笔下降至150笔,融资金额更是从2017年创纪录的1762.59亿元大幅下降至862.02亿元;但与之同时,物流企业融资的集中度却呈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物流行业100亿元以上融资项目为两个,占比1.3%,较2017增长0.2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的融资事件占比为 12%,较2017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亿元以上融资项目占比从2017年的32%上升到41%。
这说明什么?首先,由于现有的小微物流企业的存量信贷规模中,有98%以上的贷款都是凭借抵(质)押物方式获得的,以联保互保、信用等其他方式取得的贷款不足2%,因而很多银行业机构对小微企业“惧贷”。其次说明,小微物流企业点多面广,手续繁琐,银行户均维护成本较大。上述因素使银行业机构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难以保持积极性。
关键是担保,或者说能否由具有政府背景和有综合实力的物流园区担保,帮助小微物流企业跨越银行这道高门槛?这已成为摆在各地物流园区建设和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其实,这道课题说新也不算新,历来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专项融资担保服务,化解入园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果。他们以园区的名义和实力成立了主要面对小微企业的信保中心,与银行联手,推出“入园保”专项产品,专门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购买、租用园区用房、弥补入园后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开,除了传统银行贷款外,还推出了物流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园区融资方式。信保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累计服务包括物流在内的小微企业超2100家,提供担保金额超40亿元,承保余额超24亿元,帮助小微企业平均降低融资成本超30%。“入园保”是个好产品,但前提是,无论作为园区建设和管理者还是银行业,必须改变认为物流园区就是“大货车市场”“仓库聚集区”的传统观点。须知,资金的短缺和融资的困难,不仅困扰着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制约了物流园区自身做大、做强,为此,未来还需进一步与银行业联手完善物流园区的融资环境和政策,从而推动物流园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